桥梁工程-毕业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桥梁初步设计
1.1 设计总说明
1.1.1工程概况
本桥设计综合考虑通榆河地区地形、地貌、通航、河床特征、泄洪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经济安全,施工方便。
1.1.2设计依据
1.桥位处桥纵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
2.大桥桥位平面图。
1.1.3主要技术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1985);
5.《公路工程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6-90);
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5-96);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1.1.4 主要技术标准
根据设计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荷载: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
2.设计车速:80km/h;
3.梁式桥采用双幅桥面布置,单幅桥面净宽:净11.25 m+2×0.5m(防撞墙)+3m(人行道)+0.75m(左路肩)=16m
4.桥面坡度: 纵坡1% ,横坡1.5%;
5.通航标准:Ⅲ-(3)级航道(两个通航孔)净高10m,净宽55m ,通航水位为32.4m;
6.设计洪水频率: 按百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水位为34.54m;
7.设计基准期:100年。
1.1.5 主要材料及性能
1.普通钢筋
采用Ⅰ级钢筋和Ⅱ级或Ⅲ级钢筋三种,Ⅰ级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499-98)的有关规定,Ⅱ级、Ⅲ级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499-98)的有关规定。Ⅰ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195MPa,抗压设计强度=195MPa,标准强度=235MPa,弹性模量= MPa。Ⅱ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280MPa,抗压设计强度=280MPa,标准强度=335MPa,弹性模量=MPa。Ⅲ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330MPa,抗压设计强度=330MPa,标准强度=400MPa,弹性模量=MPa。
2.普通钢材
采用Q235-A,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 1591-94)的有规定,Q235-A屈服强度为235MPa,抗拉强度235MPa,弹性模量=MPa。
3.混凝土
主梁采用C50混凝土,墩身采用C40混凝土、承台采用C30混凝土、桩基础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承台封底混凝土采用C20水下混凝土,其技术标准,应符合交通部部颁标准的有关规定。
1.1.6 桥位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桥工程区段为K5+000~K5+900,桥址位于内陆河,环境类别为Ⅰ类(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桥位与河道两岸顺直。两堤间距约400m,桥址河床断面属宽滩式河床断面,河槽宽300m左右,河槽左侧是阶梯型地貌,右侧则有大量的民居。
2.工程地质条件
桥位区段引桥部分表层为松软土层,地基容许承载力400KPa,第二层为亚粘土,承载力为400Kpa, 第三层土为黄褐色粘土,承载力为400Kpa,可作为持力层,但需要验算,第四层为砂卵石,承载力为1200Kpa,可作为持力层。砂卵石普遍埋深约为4m。河槽部分表层为砂卵石层,承载力为1200Kpa,在桥位为K5+170~K5+190、K5+300~K5+330、K5+480~K5+520、K5+660~K5+690处有玄武岩,埋深约为20~25m,承载力为4000Kpa,可作为持力层,在桥位为K5+480~K5+520,玄武岩有断层。
1.2 桥型方案
1.2.2 方案Ⅰ 130主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1.方案构思
本桥设计标准为高速公路六车道,通航等级Ⅲ-(3)级,单孔双向通航净宽要求110m,作为梁桥设计可以选择连续梁桥或者连续刚构桥。连续刚构桥塔梁墩固结为一个整体共同受力。在恒载作用下,采用双肢薄壁墩的连续刚构桥在于:墩顶处弯矩较同跨径的连续梁桥要小,而且由活载引起的跨中弯矩要小;连续刚构桥与连续梁桥相比,它不需要设置大吨位的支座,而且避免了连续梁存在的临时固结和体系转换的问题。
但是桥位区段的地形比较平缓,若选用连续钢构桥型,下部结构特别是高墩与基础的造价不菲,而且与道路的接线比较困难。连续梁桥同样具有结构刚度大、变形小、伸缩缝少和行车平稳舒适的特点。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不但满足行车平顺性的要求,而且大大减少了施工的难度,减少了下部结构的造价,在经济性方面更占优。
2.桥跨布置
根据连续梁的受力特点,大、中跨径的连续梁桥一般宜采用不等跨布置,但多于三跨的连续梁桥其中间跨一般采用等跨布置。当采用三跨或多跨的连续梁桥时,为使边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