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赣江二桥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要求资料.doc

发布:2016-04-06约1.8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赣江二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要求 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樟树市赣江二桥工程施工监理部 为确保赣江二桥斜拉桥主塔总体施工质量,确保主塔施工测量控制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将赣江二桥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控制要求发布给你们,以指导施工测量和监理复核测量控制,请你们严格遵照执行。 一、总体要求 斜拉桥塔柱施工测量控制的重点是保证塔柱各部分的倾斜度、铅垂度和外形几何尺寸以及一些构件(含预埋件)的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塔柱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有:塔柱各节段的轴线放样;劲性骨架的定位与检查;模板的定位与检查;预埋件定位;各节段的竣工测量;索道管的精密定位与竣工测量等。 二、主塔施工测量依据的测量规范及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2、《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 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 066-1998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三、测量质量检验标准 钢筋混凝土索塔塔柱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塔柱底轴线偏位 ±10 全站仪,纵、横向各检查2点 2 同一主塔的二个塔柱中心距离(横桥向) 全站仪,横向检查2点 3 倾斜度 中心线纵、横向倾斜度容许偏差值塔柱、横梁、及横隔板等壁厚索导管前后端三维坐标定位及放样锚固点三维坐标定位及放样GPS接收机3台和1台RTK,全站仪2台,经纬仪2台、水平仪2台,垂准仪2台,且均必须满足施工控制精度要求。 2、建立施工控制网 (1)在已有施工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主塔的具体情况,通过内插或加密的方法,建立有效的主塔施工控制网; (2)建立平面及高程网,为方便计算,桥梁测量可采用假设的独立坐标系,但必须保证桥梁坐标系与勘测设计所用的国家和地方坐标系的换算关系的准确性; (3)高程控制网尽量布设为附合线路、闭合线路,直接提供主塔施工所必需的施工高程控制点,并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及交付运营前后沉降观测的依据; (4)控制点的埋设要求 施工控制点应设在坚实可靠、便于保护、不受施工干扰、使施工放样具有良好角度的地方,三角点埋设为附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 3、建立塔柱基准点及高程传递 (1)在承台上建立控制点,作为下塔柱及下横梁施工阶段放样的依据。墩中心点将作为整个塔柱平面控制的基准,上投到下横梁和上横梁。墩中心点的位置确定是整个塔柱控制的重点,可采用极坐标法和距离交会法来精密定位。在墩中心线上距墩中心点上、下游合适位置处另布设2个平面控制点以作为检核与备用点。高程基准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由岸上精密传递,在承台平面上的上、下、南、北共设4个水准点。中心点和高程点须由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测认可,最后作为整个塔柱施工放样的基准。对称于中心的4个水准点,除作为高程控制外,还可用来观测塔墩的沉降情况。根据主塔施工的阶段性,在下横梁竣工后,然后在下横梁顶面建立控制点,作为中塔柱及上横梁施工阶段放样的依据。设置墩中心点、2个备用平面控制点及上、下、南、北4个水准点,注意为了便于基准点的向上传递,应结合下横梁的结构,在桥轴线上适当位置留设观测孔。上横梁竣工后,考虑到上塔柱的具体外形及上塔柱索道管定位的特殊要求,为便于上塔柱施工,在上横梁顶面上布设控制点。同样,设置墩中心点、2个备用平面控制点及上、下、南、北4个水准点,可直接用来控制上塔柱及索道管的施工测量。塔柱施工测量基准的传递由各层控制点的布设情况可知,整个塔柱施工测量的平面基准为基础承台平面的墩中心点,高程基准为该平台上的4个水准点。平面基准的传递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下横梁竣工后,借助于预留孔,将承台顶面的墩中心点铅直地投到下横梁顶面,以建立中塔柱平面控制点线;第二次是在上横梁竣工后,将墩中心点再次铅直上投到上横梁顶面,建立上塔柱及索道管定位平面控制网点。墩中心点的传递是整个塔柱施工测量的关键,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塔柱及索道管定位的质量,基准点向上传递的方法很多,利用激光垂准仪进行精密投点是其中方法之一,还有利用T2经纬仪的竖盘自动补偿装置,配合折角目镜来进行铅直投点的方法精密天顶基准法,其精度较高,足以满足施工的需要。,同时应考虑斜拉索自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