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铁大桥局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doc

发布:2017-11-17约5.0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 1.1施工测量的依据 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的依据可根据设计单位、业主及监理单位的要求视施工的情况而定。若无明确的要求则根据所属行业确定施工测量的依据。一般来说,除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外,主塔的施工测量主要依据以下测量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93 (2)《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5)《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 066-1998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 1.2主要的质量检验标准 钢筋混凝土索塔塔柱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承台处塔柱轴线偏位 ±10 经纬仪或全站仪,纵、横向各检查2点 2 倾斜度 ≤H/3000且≯30和设计要求 经纬仪或全站仪,纵、横向各检查3-4点 3 外轮廓尺寸 ±10 钢尺量;每段3个断面 4 断面厚度 -5,+10 钢尺量;每段每侧面检查2处 5 预埋件位置 满足设计要求 钢尺量,每处 6 孔道位置 10,且两端同向 钢尺量,每孔道 7 锚固点高程 ±10 水准仪或全站仪,每个锚固点 8 斜拉索锚具轴线偏差 ±5 用钢尺量 9 塔顶高程 ±10 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 斜拉桥钢筋混凝土索塔横梁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轴线偏位 10 经纬仪,每梁5处 2 外轮廓尺寸 ±10 用钢尺量,3~5处断面 3 壁厚 ±5 用钢尺量,检查3个断面,每断面 对顶、底、腹板各检查3处 4 对称点顶面高程差 ±5/20 用水准仪检查2处 5 顶面高程 ±10 水准仪或经纬仪,长度方向中线平均5处 1.3施工测量准备 1.3.1 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1)基本人员组织 测量工程师 2人 测量技术员 2人 测量技术工人 4人 2)主要仪器配备(必须满足施工控制精度要求) GPS: 接收机3台,RTK1台 全站仪 2台 经纬仪 1台 水平仪 2台 1.3.2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在已有施工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主塔的具体情况,通过内插或加密的方法,建立有效的主塔施工控制网。建立的施工控制网必须满足控制精度和观测条件的要求并应使其在施工测量中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由于全站仪的普及,应尽可能提高建立的控制网的精度,以减少主塔放样后点位误差中控制点误差的比例。 (2)建立的平面及高程网要与两端合同段衔接处在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由相邻两合同段的测量人员共同进行联测,取得中线、里程,及高程的联接关系,并将测量成果协调统一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为方便计算,桥梁测量可采用假设的独立坐标系,但必须保证桥梁坐标系与勘测设计所用的国家和地方坐标系的换算关系的准确性,必要时通过联测,确认换算值不出差异。 (3)高程控制网尽量布设为附合线路、闭合线路,直接提供主塔施工所必需的施工高程控制点,并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及交付运营前后沉降观测的依据。 (4)控制点的埋设要求 施工控制点应设在坚实可靠、便于保护、不受施工干扰、使施工放样具有良好角度的地方,三角点埋设为附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 1.3.3施测方案、数据的准备 (1)主塔的测量工作,施工前一定要对图纸中提供的坐标、标高及结构的相关几何尺寸进行详细复核,一旦发现问题,按有关程序向设计单位反馈,在问题得到解决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测量人员必须根据设计图纸,结合人员、仪器配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施工控制方案和控制指标,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和复核单位确认后,才可以进行具体的施工测量。 (2) 斜拉桥主塔中心点位,纵横轴线、结构尺寸、重要构件的空间位置,都事先计算好其坐标或其它定位要素,并有专业人员进行复核,数据确认无误后,可进行施工放样。 1.4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 1.4.1塔柱施工测量 斜拉桥塔柱施工测量的重点是保证塔柱各部分的倾斜度、铅垂度和外形几何尺寸以及一些构件的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1)塔柱施工测量: 塔柱的平面位置,塔身倾斜度和高程,宜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控制。主要的仪器要指定专人进行操作,每次观测之前,电子仪器必须预热并对仪器状态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电源的联接、电压、参数的设置、回光信号等指标是否达到要求。测区内不应有高频电磁场影响测线或其延长线上不应有永久性反光物件,应避免测线与高压线平行。根据精度要求,地物状况,测边所用的时间、气象状态来确定采集气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