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探索及实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探索及实践 摘要:技工院校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取决于技工院校的专业建设与管理水平。本文总结了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近些年来的专业建设与管理经验,运用系统化的思维,提出了“上连天、下接地、左拉政、右牵企、前开新、后优旧、中务本、修内涵”的专业建设与管理思路,本文阐明了其内涵,并进行了案例说明
关键词:专业建设 专业管理 建设思路 技工院校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专业建设和管理思路,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作为广州技工教育的重要一员,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转型升级,就业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已由前期的规模急速扩张阶段转变为全面重视质量提升的内涵建设阶段,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机电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办学就是办专业”,这是职业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专业是技工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对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体现办学特色和社会声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技工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是贯穿技工教育始终的生命线。当前,技工院校存在一系列问题: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呈现趋同性趋势,缺乏自身特色;办学条件薄弱,教学质量不高;校企合作层次浅,学生就业对口率不高。这些问题都与专业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是技工院校内涵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探索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近十几年紧贴市场需求,以“机”“电”两大方向为主线开办专业,对接先进制造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构建了以制造自动化技术与装备为龙头、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为核心、生产性服务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布局,组建了专业群,“机”“电”专业特色凸显。同时,学院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广东省首批“校企双制”示范创建学校、广州市首批技师学院、广东省技工学校竞争力20强单位
总结学院的专业建设与管理经验,可概括为“上连天、下接地”“左拉政、右牵企”“前开新、后优旧”“中务本、修内涵”,具体含义如下
“上连天、下接地”指专业建设的标准。“上连天”是指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设备采购、场地规划、校企合作单位选择等方面,标准上坚持高端引领、适度超前的原则;“下接地”是指专业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等课程实施层面,坚持从学生、教学条件、企业需求等实际情况出发,真正接地气的原则
“左拉政、右牵企”指专业建设的策略。“左拉政”是指专业建设要坚持与政府发展规划、产业导向及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右牵企”是指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各方面都要坚持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则
“前开新、后优旧”指专业发展的路径。“前开新”是指专业建设要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发展,尤其是四新(新知识、新设备、新技能、新工艺)技术的发展,坚持适时开设新课程、新专业的原则;“后优旧”是指专业建设要根据技术及区域经济发展,坚持不断优化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及专业设置的原则
“中务本、修内涵”指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务本、修内涵”是指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坚持走质量和特色发展之路的原则;论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专业建设只要抓住内涵建设这个根本,就可以把专业建设好、发展好,专业内涵建设包含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又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好专业师资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搞好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专业建设与管理思路的实践
1.上连天、下接地
以学院品牌专业――数控加工专业为例来说明。“上连天”,数控加工专业建设始终坚持高端引领。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确立了以数控最高技术――多轴加工技术为培养内容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占领了数控技术制高点;设备上,采购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德国德玛吉五轴五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上,先后引进了全国数控大赛金、银牌获得者,以及广东省技术能手等一批高素质人才来校任教;场地规划上,参照企业及世赛技能大赛场地布置要求进行场地规划建设;校企合作上,坚持与行业著名企业合作,如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等深度合作。目前,该专业是首批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师生参加广州市、广东省和全国各类数控技能竞赛多次获得冠亚军,同时多名选手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
“下接地”,数控加工专业课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