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管理办法(完整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印章管理办法
印章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印章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的重要凭证和工具 ,
印章的管理 , 关系到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 , 甚至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 为防止不必要事件的发生 , 维护公司的利益 ,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总经理授权由办公室全面负责公司的印章管理工作 , 发放、回收印章 , 监督印章地保管和使用。
第二章 印章地领取和保管
第三条 公司各类印章由各级和各岗位专人依职权领取并保管。
第四条 印章必须由各保管人妥善保管 , 不得转借他人。
第五条 公司建立印章管理卡 , 专人领取和归还印章情况在卡上予以记录。
第六条 印章持有情况纳入员工离职时移交工作的一部分 , 如员工持有公司印章地 , 须办理归还印章手续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第三章 印章地使用
第七条 公司各级人员需使用印章须按要求填写印章使用单 , 将其与所需印的文件一并逐级上报 , 经公司有关人员审核。
第八条 经有关人员审核 , 并最终由具有该印章使用决定权的人员批准后方可交印章保管人盖章。
第九条 印章保管人应对文件内容和印章使用单上载明的签署情况予以核对 , 经核对无误的方可盖章。
第1 页共22 页
第十条 在逐级审核过程中被否决的 , 该文件予以退回。
第十一条 公司总经理对公司所有的印章的使用拥有绝对的决定
权。
第十二条 涉及法律等重要事项需使用印章的 , 须依有关规定经法律顾问审核签字。
第十三条 财务人员依日常的权限及常规工作内容自行使用财务印章无须经上述程序。
第十四条 用印后该印章使用单作为用印凭据由印章保管人留存 , 定期这个整理后交办公室归档。
第十五条 印章原则上不许带出公司 , 确因工作需要将印章带出使用的 , 应事先填写印章使用单 , 载明事项 , 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两人以上共同携带使用。
第十六条 公章的使用决定权归公司总经理 , 其他各印章的使用决定权由公司总经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授权。
第四章 责任
第十七条 印章保管人必须妥善保管印章 , 如有遗失 , 必须及时向公司办公室报告。
第十八条 任何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本办法规定程序使用印章 , 未经本办法规定的程序 , 不得擅自使用。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 , 给公司造成损失的 , 由公司对违纪者予以行政处分 , 造成严重损失或情节严重的 , 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公司总经理。
第2 页共22 页
附送:
印象派自荐书
印象派自荐书
塞尚 雷诺阿
印象派是 19 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 , 其代表人物有莫
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
约以及保罗·塞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前辈画家库尔贝“让
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 , 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
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 , 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 , 艺术家
们走出画室 , 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 ,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
首位 , 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 , 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
和相互作用 , 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 , 把变幻不居
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 , 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
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 , 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
各国 , 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 , 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类最受欢迎的艺术珍宝。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 19 世纪 60—90 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1874 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 有 31 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1874 年,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组织了一个他们自己的画展,
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
第3 页共22 页
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
派”。 《吹短笛的男孩》,又称吹笛少年, 1866 年 ,160x98m , 布 油
, 巴黎 奥赛博物馆 , 爱德华·马奈 法国 《吹笛少年》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画家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
时,注意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在色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暗部,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