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方法的研究》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 李庆伟
按照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有关文件精神,我校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以“为学生全面发展夯基,为教师全面发展铺路”为宗旨。我们数学组积极地参与了《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方法的研究》 课题研究。课题在我校开展一学期了,我们数学组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了让研究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前期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这一学期我们实施课题研究方案的第一个阶段,即:准备阶段。主要完成的内容有:组建研究小组、制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计划,论证课题研究方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及教育理论培训与学习。学校及教研组多次组织实验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及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上接受了课题研究,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二、 开展调查研究,明确了课题研究方向
从课题立项起,我们数学组教师就着手对我校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现状展开调查。首先,我们对学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课题组长及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对我校的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 。在和老师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不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分析不够透彻。对学生进行了阅读能力测评,在对学生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喜欢读数学故事、数学课外书的学生较少,认为阅读与数学教学关系不大。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课题组达成了共识: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关注学生、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阅读能力,这一阶段,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上,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显然较为薄弱,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我们利用教研组集中开展业务学习,先后学习了《新课程与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新课程标准》及课题研究有关理论知识。我们采取了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学期来,从课题组成立、理论学习、调查摸底、制订实施方案到指导具体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尤其万校长在百忙之中积极地参加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给予广大教师的业务指导,在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们的课题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着。
(二)勇于实践探索、寻求教学途径规律
根据学校阅读教学现状,我们指定了《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方法的研究 》实施方案,并在学校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初步的有效的探索和实验,我们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进行实践。
1、立足课堂、探索研究策略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丧失生命力。因此、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一方面,每一位实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研究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手段,力求突出研究重点,展示一定阶段的收获,课题组成员人人参与了上课、听课、评课的研究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创新、提高。通过我们对阅读教学实践的大胆尝试,使实验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提高。
2、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兴趣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围绕研究重点,就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做了初步探索和思考,也提高了我们的认识。
(1)?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训练,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对课外阅读给予了规范。规定每位学生都要收集数学课外读物、写数学日记等活动。
(2)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感悟,乐于交流能力的培养。我们为学生阅读展示搭建起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这一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学生的自主感悟能与日俱增。
三、?课题研究促进师生发展和提高
1、学生方面。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学习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都得到整体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将 数学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合作与共享的品质。同时通过大量的课外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