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华鲟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方法.pdf

发布:2017-05-04约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 中华鲟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方法 颜远义 (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广州,510222) BiologicnatureofChinesesturgeonanditsculturetechniques YAN Yuan——yi (GuangdongProvinceaquicuhurediseasepreventionandcurecenter,Guangzhou,510222) 中华鲟 Acipenser3cnel23i$Gray,俗名大腊 子 、黄 鱼 。英 文名 Chinesesturgeon,是我 国 国家一 级保护动 物 ,为典 型的江海洄 游性 鱼类 ,隶属于硬 骨鱼纲 、鲟 行 目、鲟科 、鲟 属 。它是 世界现 存 27种鲟 目鱼类 中个体 最大 的一种 ,体 重可达 500kg以上 。雌性相 对较大 ,雄 性一般在 150kg以下 ,主 要 分布在 我 国 的东、黄海 大 陆架水域 和长 江干流 ,偶 而进入通 江湖泊 和支流 。分布于珠 江 的鲟 鱼 ,由于 在形态特征 生态 习性等 方面 与 长江 中华鲟存在 差异 ,在 分类地 位上 有争议 ,但 目前仍 视其 为 中华鲟 。 1 生 物学特 性 1.1 生 ;舌史 长江 中的 中华鲟 平时主要 生活在海 洋 中。性 即将成 熟 的个体 ,于 6~8月份 由海 洋到达长 江 口,进 行溯 河 生殖涸 游 。9~10月份 ,陆续 到达 湖北江段 ,并在 江 中越冬 ,次年 10—11月份产 卵繁殖 ,产后立 即返 回大 海索饵 。产 出的卵粘 附于江底 岩石 或砾 石上面 ,在水 温 17~18℃ 的条件下经 5~6昼 夜孵化 出膜 ,12~14d 后开始摄食 。翌 年春季繁殖 的后代 幼鲟 ,顺 江而下 ,于第 二年 4~8月开始陆续 到达长江 口,9月后体 长达 30cin的幼鲟 陆续进入 海洋生长 。 1.2 趋 光性 对 弱光有趋 光性 ,但 怕强光 照射 。仔鱼趋光 性较 强 ,趋光性 随着鱼长 大而减 弱 ,咸鱼 则完全无趋 光性 。 一 般 白天只在水 底活动 ,晚上升 上水面 。 1.3 对 温 度 的适 应 能力 属温水性 鱼类 ,6℃ 时摄 食量 少 ,个体 几乎 不长大 ;10℃左 右时生长 缓慢 ,18~25℃是生长适 宜温度 , 28℃ 以上 摄食量减 少 ,生 长速度减慢 ,35℃ 以上有死亡 危险。 1.4 对渗 逶压 的调 节 能 力 属广盐性 鱼类 ,能调节 身体 渗逶压 适应盐 分 的变化 ,只 要经过 1个逐渐 适应过程 ,可在 淡水 、半成水 和 海水 中养 殖 、生长 。 1.5 感 觉器 官及其 能 力 眼小视 力弱 ,仅 有一些感 光功能 ,对摄食 活动没 帮助 。舌 为主 要味觉器 官 ,触觉 发达 ,嗅觉敏锐 ,嗅觉器 官主要是 口前 面 的四条短须 ,用来探 索泥 沙 中食物 。鲟鱼 能感觉 出饲 料 的软 、硬 、形状 、颗粒大 小、表面 光洁 度 等微弱差 别 ,并对 食物 有喜爱和选 择 。 1.6 溶 解 氧 要求 6mg/L 以上 。4mg/L 以下摄食 明显减退 ,3.5mg/L以下摄 食停止 ,2.5mg/L左右则发 生 昏迷 和 死 亡 。 1.7 运 动 行 为 2003年 第 5期 I总第 lI}7 仔 、幼鱼都 不集群 ,而是 分散 活动 。只在 仔鱼进入底栖 生 活后到开 始撮食前 一段短 暂时期 内有群集行 为 。全长 6~7cm 以上 即分散摄 食直至成 鲟 。生性 活泼 ,无论幼 鱼或成鱼 均在池底 不停缓慢 游动 ,不善于 改 变运 动 方 向。 受惊 时速度 加快 ,甚 至窜 出水面 。 1.8 食 性 是 以摄食底栖 动物 为主 的温和 性 肉食 鱼类 。天 然条件 下开 口后 的稚 鱼 以水生寡毛 类 、水 生 昆虫 的幼虫 和 水蚤 类为食 ,降河至长 江 下游 的 1龄鲟 以虾 、蟹 为主要 食物 ,进 入河 口水 域 的 1龄 鲟 以鱼 类 (鲐属 、舌鳎 属 、虾虎 鱼 、鲻 类等 )、沙蚕类 、虾 类 为主 ,问或摄食 蚬类和蟹类 。在 海 中鲟鱼 的主要食 物为鱼 类 、蟹 类 、贝类 , 以底栖 鱼类 、蟹 类最 多 。亲 鱼耐饥 饿 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