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展.ppt

发布:2018-10-30约4.92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突破国界向世界各地区的扩张活动,使一国的经济活动变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最终将世界各个相互隔绝地区的经济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 世界经济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十五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到18世纪60年代西欧产业革命,即第一次科技革命前夕,这是世界经济的萌芽时期。 第二个时期: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前夕,是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时期。 第三个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时期。 2. 西方世界的兴起 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 1)航海技术发展促进了商业和贸易发展: 2)庄园制度的内生变化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西方世界兴起的过程: ①中世纪阶段:经济中农业占主导地位(庄园) ②15世纪以后的发展阶段 :商业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制度创新:法律体系 汇票 商号 复式簿记 企业 代理)重商主义跨越两个半世纪以上, 这个时代是以西欧向新大陆开辟道路为标志的。到18世纪初,持续增长所需要的制度前提已经在荷兰和英格兰建立起来了 ③现代经济增长阶段: 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三、富国与穷国的划分 为什么显赫的富有与极端的贫穷不仅并存于不同的大洲,而且在同一个国家、甚至同一个城市并存呢? 如何才能将传统的、低生产率的、仅能维持生存的社会,改造成为现代的、高生产率的、高收入的国家呢? 富国与穷国的划分是从来就有的。甚至早在14世纪之前,这种分野就已经存在。但这种差距主要是数量上的差异,而不是性质上或结构上的差异。在18世纪末期之前, 贫富之分主要体现在个人和家庭之间,作为整体的国家和大多数人民则都是较为贫困的,国与国之间大规模贫富分化的现象直到近两个世纪才出现。 随着18世纪末工业革命的爆发,西方世界进入了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三种观点),在西方各国实现了工业化之后,第三世界国家未能及时赶上。到19世纪末,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分野已经非常明朗化了。随着现代经济增长过程的逐步展开,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第三世界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对称,人口约占世界总数的3/4,土地面积约占世界的2/3。 落后国家、不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欠发达国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简写为LDCs)、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对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有三种分类: 2. 第三世界概念的含义 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谈话时曾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将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划分为第一世界,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南北方国家。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特征 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自然环境、人口条件、政治制度、收入水平、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都有极大差异。然而发展中国家毕竟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经济欠发达。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 1. 低下的生活水平 2. 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 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 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 5. 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低收入国家农业产值在GDP中份额高,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大,城市人口比例低。 7. 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的本质特征 70年代以后,发展的含义得到扩充,发展的目标向社会目标偏移,重视就业、平等、根除贫穷和满足基本需要。如西尔斯 、莫尔斯。 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制度等也被纳入发展的概念 两个概念的关系 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当然也有个别的例外,如1960~1975年的古巴收入不平等程度、教育、医疗卫生 ) 但仅有增长经济不一定能发展(60年代利比亚) 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3 、这个指标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 如家务劳动、发展中国家里的尚未商品化的农业活动等,不通过市场进行交换,不能通过货币表现出来,所以不能在GDP系列指标中得到反映。 4 、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代价。 GDP系列指标是对货币交换的度量,而不是对经济活动的成本效益分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膨胀、资源耗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