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谱分析及操作 共轭效应、光谱分析及操作 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原理.pptx

发布:2020-09-28约小于1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学分析及操作》 环境与质量检测系 杨静静 了解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及能级跃迁 了解生色团与助色团的概念 理解红移与蓝移的概念 紫外吸收光谱法是通过研究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情况,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紫外区可分为远紫外区(10~200nm) 和近紫外区 (200~400nm)。通常所说的紫外吸收光谱是指近紫外吸收光谱。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及能级跃迁 紫外吸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外层价电子在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从化学键的角度来看,与紫外吸收光谱有关的外层价电子主要是以下3种电子。 形成单键的σ电子 形成双键的π电子 未成键的n电子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及能级跃迁 各种跃迁所需要的能量的大小顺序为: 因此形成的吸收光谱谱带的位置也不相同。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及能级跃迁 许多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是建立在*或n*跃迁的基础上的。它们的吸收峰位于近紫外区。 通过仪器的测定,可以根据紫外吸收带的波长及电子跃迁的类型来判断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存在的吸收基团。 二、基本术语 二、基本术语 二、基本术语 二、基本术语 紫外区按照波长的长短可分为哪两个区?通常所说的紫外吸收光谱是指哪个区的光谱? 生色团与助色团的区别是什么?能否列举一二? 红移和蓝移分别是指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向长波还是短波移动? 谢谢观看 环境与质量检测系 杨静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