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弱视双眼Ⅲ级视功能的检查及临床意义.doc

发布:2018-01-31约2.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弱视双眼Ⅲ级视功能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任秀琴(内蒙古红十字会赤峰朝聚眼科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 【中图分类号】R77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125-02 【摘要】 目的 通过弱视的Ⅲ级视功能异常的观察,强调在弱视的诊治中,不仅注意视力的提高,而且要重视建立双眼Ⅲ级视功能。方法 通过扩瞳、检影、验光确诊为弱视患者324例,用同视机检查Ⅲ级视功能。结果 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Ⅲ级功能正常占84.62%,出现交叉抑制点15.38%。在斜视性弱视中,Ⅲ级功能正常者占20%,在屈光参差性弱视中,Ⅲ级视功能正常者占56.25%。在形觉剥夺性弱视例中,Ⅲ级功能正常者占11.11%。结论 不同类型的弱视因其发病原因不同,Ⅲ级视功能异常情况各不相同。 【关键词】 弱视 Ⅲ级视功能 视功能训练 弱视是与视觉成熟有关的视觉紊乱,它不仅表现为视力低下,还有双眼Ⅲ级视功能的不健全[1],本文通过对弱视的Ⅲ级视功能异常的分析,其宗旨强调在弱视的治疗中要重视双眼Ⅲ级视功能的检查。 资料与方法 1、方法:全部病人应查视力、眼前节、眼底、注视性质以及电生理,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配镜,按全国弱视斜视防治学组的标准[2]确诊各种类型弱视,用同视机查Ⅰ级同时视功能,Ⅱ级融合功能及结合Titmus立体镜查Ⅲ级立体视功能。 2、对象:324例患者,年龄均在ge;4岁,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182例,占56.17%;斜视性弱视60例,占18.52%;屈光参差性弱视64例占19.75%,形觉剥夺性弱视18例占5.56%。 (1)屈光不正性弱视:男84例,女98例;弱视程度:轻度82例,占45.05%,中度60例,占32.97%;重度40例,占21.98%。屈光情况:远视92例,复性远视散光58例,混合散光24例,远视散光8例。 (2)斜视性弱视:男32例,女28例;弱视程度:轻度6例,占10%;中度10例,占16.67%;重度44例(单眼),占73.33%。斜视情况:①内斜视54例,其中完全调节性内斜1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24例,非调节性内斜18例;屈光情况:远视32例,复性远视散光16例,混合散光4例,远视散光2例;②外斜视6例,其中间歇性外斜4例,共同性外斜2例;屈光情况:近视散光2例,近视2例,远视2例。 (3)屈光参差性弱视:男28例,女36例;弱视程度:轻度24例,占37.5%,中度24例,占37.5%,重度16例,占25%.屈光情况:远视30例,复性远视散光20例,混合散光10例,远视散光4例。 (4)形觉剥夺性弱视:男10例,占55.56%;女8例,占44.44%。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16例,其中远视5例、复性远视散光13例。2例先天性上睑下垂。 结果 1、屈光不正性弱视182例中,Ⅲ级功能正常154例,占84.62%,其余28例出现交替性抑制点,Ⅱ级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均正常,无Ⅲ级立体视功能,占15.38%。 2、斜视性弱视60例中,裸视只有8例有同时视,4例有融合功能,其融合范围为(+80~-20),戴镜后12例完全调节性内斜者均有同时视及小范围(+150~-30)之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其余部分调节性内斜及非调节性内斜者均无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6例外斜性弱视,均表现为无Ⅲ级视功能。 3、屈光参差性弱视64例中,Ⅲ级视功能正常36例,占56.25%。Ⅰ级同时视出现固定抑制点34例,其中,无Ⅱ级融合功能20例,融合范围小30例,无Ⅲ级立体视功能28例,占43.75%。 4、形觉剥夺性弱视18例中,16例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者均无同时视功能,2例上睑下垂者手术后有立体视功能。 讨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由于屈光异常,视物时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结成清晰的物象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形觉剥夺。此类弱视的Ⅲ级视功能大多属正常。 斜视性弱视主要是由于双眼视轴偏斜,形成复视、视混淆,而使脑皮质主动抑制及双眼相互竞争所致弱视,这类弱视中Ⅲ级视功能异常者达80%以上,因此在治疗中首先要配戴合适的眼镜,遮盖优势眼,实行脱抑制治疗。对部分调节性内斜及非调节性内斜者,双眼视力基本平衡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再配合同视机等治疗有利于立体功能的建立。外斜伴有远视性弱视者应及早手术,但凭非手术疗法无法建立完善的Ⅲ级视功能。 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多表现为单眼抑制及抑制点,融合范围明显减小或无融合功能,这类弱视由于双眼物象差较大,不易融合,双眼互相竞争性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