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探讨
摘要: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油田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国家关于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文中分析了含油废水的特征以及集中常见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含油污水 处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油田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国内各油田采出液平均含水率已达80%以上,含油污水的处理成本已大于油气处理成本,油田的重点已由以油气处理为中心转至以含油污水处理为中心,而且由于受油田控制成本的影响,含油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不会增加,同时随着国家关于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含油废水的来源、特征、分类及其危害
含油废水来源广泛,如石油开采和炼制、海上运输、冶金及机械工业、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等。污水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油:一种是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它是由不同链长的脂肪酸或甘油(丙三醇)所形成的甘油三酸脂组成,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另一种油是原油或矿物油的液体成分,原油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即全部是由直链或支链以环形结构所组成的C、H化合物。
在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一般根据水体中油污染物的成分和存在状态及其粒径,选择处理方法。含油废水其特点是COD、BOD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一般比水轻。因此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由于难溶于水的油类物质漂浮在水上,阻止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致使水体生物窒息死亡,妨碍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恶化水质,危害水产资源。
(2)影响水域附近动物的健康及生存环境。鸟类体表粘上溢油,会丧失飞行能力,甚至死亡;动物饮用了含油废水,有可能感染致命的疾病。
(3)有毒有害物质被鱼、贝等富集,将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间接污染大气和土壤。
二、含油污水的常规处理方法
目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很多, 常见的有盐析法、絮凝法、气浮法、粗粒化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生物法等。
1 盐析法
盐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压缩油粒与水界面处双电层的厚度, 使油粒失稳。实验表明: 单纯盐析法投药量大( 1% ~ 5% ) , 聚析速度慢, 沉降分离时间一般在24 h以上, 设备占地面积大, 而且对于表面活性稳定的含油乳状液的处理效果不佳。但此法由于操作简单、费用较低, 所以使用较多, 作为初级处理应用更为广泛。
2絮凝法
近年来, 絮凝技术由于其适应性强、可去除乳化油和溶解油以及部分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的处理。常用的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3大类 。无机絮凝剂处理效果好, 用量少, 效率高, 但存在产生的絮渣多、不易后续处理等缺点。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价格昂贵, 难以大量推广使用。研究发现,将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复合投用可以明显改善处理效果。这是由于有机絮凝剂中阳离了对污水中的乳化油滴起到了电荷中和及压缩双电层的作用,促使乳化油滴进一步破乳析出, 其长链分子能在经凝聚作用形成的胶体颗粒间进行架桥, 形成大而坚韧的絮凝体, 从而改善絮凝体性能。复合絮凝剂的性能好坏取决于絮凝体的形成状态及其物质的量。通过优化复合絮凝剂来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3气浮法
气浮法中, 目前采用的主要是加压溶气浮选法。因为空气微泡由非极性分子组成, 能与疏水性的油结合在一起, 带着油滴一起上升, 上浮速度可提高近千倍, 所以油水分离效率很高。该方法主要用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油的分离。若在含油废水中加入絮凝剂, 则加压溶气浮选法对油的分离效果还会提高。目前此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油田污水、石油化工污水、食品油生产污水等的处理, 工艺较为成熟,但其一般只能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 不能除去水中的胶体和溶解物质, 还需进行深度处理。
2关于粗粒化方法用于分散油的处理研究得较多, 其技术关键是粗粒化法材料。许多研究者认为材质表面的亲油疏水性是主要的, 而且亲油性材料与油的接触角 100mg /L污水时, 出水含油一般高于10 mg /L, 所以常需用进行深度处理。
3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近30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用超滤法和微滤处理原油污水, 其实质是一种筛分过程, 在除油的同时还可降低COD (杂环类, 烃类为主有机化合物)。膜分离法技术的关键是膜和组件的选择。通常使用的膜材料有:
( 1) 醋酸纤维素系;
( 2) 乙烯系聚合物和共聚物;
( 3) 缩合中性膜材料、聚砜、聚苯亚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