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idas Gen-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doc

发布:2016-12-12约7.5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题1 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例题. 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概要 此例题介绍使用midas Gen 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的方法。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 简介 设定操作环境及设定材料截面 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 建立框架柱及剪力墙 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 定义边界条件 输入楼面及梁单元荷载 输入风荷载 定义质量 运行分析 荷载组合 一般设计参数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静力弹塑性分析 1.简介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 Gen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例题模型为九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 基本数据如下: 轴网尺寸:见平面图 柱: 500mmx500mm 主梁: 250mmx600 mm 混凝土: C30 剪力墙: 250mm 层高: 一层:4.5m 二~九层 :3.6m 设防烈度:7o(0.10g) 场地: Ⅱ类 图1 结构尺寸 图2 分析模型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1.主菜单选择 文件新项目 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并保存 2.主菜单选择 工具设置单位系: 长度 m, 力 kN 图3 定义单位体系 3.主菜单选择 特性材料材料特性值: 添加:定义C30混凝土 材料号:1 数据库:C30 规范:GB10(RC) 图4 定义材料 4.主菜单选择 特性截面截面特性值: 添加:定义梁、柱截面尺寸 图5 定义梁、柱截面 5.主菜单选择 特性截面厚度: 添加: 定义剪力墙厚度 图6 定义剪力墙厚度 3.使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 主菜单选择 结构建模助手基本结构框架: 输入:添加X坐标,距离6,重复5; 添加Z坐标,距离6,重复3; 编辑: Beta角,90度;生成框架 材料:C30; 截面:250*600 插入:插入点,0,0,0;Alpha,-90。 图7 建模助手定义框架 图8 建立框架 4. 建立框架柱、剪力墙及剪力墙开洞 1.主菜单选择 节点/单元单元扩展: 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 ;单元类型:梁单元;材料:C30 截面:500x500 ; 生成形式:复制和移动; 等间距:dz=-4.5 在模型窗口中选择生成柱的节点 图10 生成框架柱 2.主菜单选择 节点/单元单元扩展: 扩展类型:线单元--平面单元; 原目标:删除(取消勾选) 单元类型 :墙单元 生成形式: 复制和移动 等间距:dz=-4.5 图11 生成剪力墙 5.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 1.主菜单选择 结构建筑控制数据定义层数据 复制次数:8 距离:3.6 添加 在模型窗口中选择要复制的单元 图10 楼层复制 2.主菜单选择 结构建筑控制数据定义层数据: 点击生成层数据:考虑5%偶然偏心 考虑刚性楼板:若为弹性楼板选择不考虑 地面高度:点击,若勾选使用地面高度,则程序认定此标高以下为地下室 勾选“层构件剪力比” 图11 生成层数据 图12 定义地面标高 3.主菜单选择 结构建筑控制数据自动生成墙号: 避免设计时同一楼层不同位置的墙单元编号相同, 特别是在利用扩展单元功能时,一次生成多个墙单元时,这些墙单元的墙号 相同,若这些墙单元不在直线上,X向、Y向都有时,程序则认为没有直线墙不给配筋设计。 6. 定义边界条件 主菜单选择 边界边界一般支承: 在模型窗口中选择柱底及墙底嵌固点 图13 输入边界条件 7.输入楼面及梁单元荷载 1.主菜单选择 荷载静力荷载建立荷载工况静力荷载工况: DL:恒荷载 LL:活荷载 wx:风荷载 wy: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