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说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物》——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说课稿
——拜泉职教中心 张艳东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生态基础知识章——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一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无忧中职教学资源网
本节课选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规划教材《植物》第十六章植物生态基础知识第三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在这一章中包括植物生态、植物群落和植被、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三个主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知道植物在自然界中都是以群落形式存在的,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及同外界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样使学生懂得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因此,要重视本节课的教学。
2、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要达到如下目标:
(1)、德育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及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及培养专业兴趣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2)、知识目标: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营养结构;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生态平衡理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做保护环境的使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生态平衡。
教学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教材处理
以生态平衡调节的机理和遭到破坏的原因,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在防治污染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中心,结合挂图讲述生态系统及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挂图的直观教学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及教学手段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结合谈话法,同时配以挂图等直观教学手段。通过讲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最终结合教师讲解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师运用讲授法,精僻讲解知识要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观察学习,学会抽象思维方法提高自主探讨、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上,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手段是:在精僻讲解、设问解答的同时,配合挂图,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增强趣味性和感性认识;同时适当运用谈话法,控掘、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分析
(一)、上课,组织教学:大约1分钟。主要是提醒学生要上课了,把注意力转移到上课上来。
(二)、复习提问:大约2分钟。主要是问一些已学习过的并和本节有关的内容。本节提问的是:什么叫做群落?什么叫做植被?要指名让学生回答,然后总结(个体→群落→植被→生态系统)。
(三)、引入新课:大约1分钟。本节的引言是: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营养结构有什么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是怎样流动的?什么叫做生态平衡?这五个问题,是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要达到教学目的。
(四)、讲授新课:大约要38分钟。
首先,讲授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叫做生态系统。那么生态系统的本质是什么?(出示池塘生态系统挂图讲述)。生态系统的范畴:有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限制。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从无机物环境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改善着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发生着相互作用。其实质是:水生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这样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植物体。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动、植尸体又被微生物利用,同时动,植物和微生物还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利用,而有机物分解后所产生的无机物,又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去了。可见,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是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其次,生态系统的成分(出示挂图)。 按营养功能划分,生态系统可分为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无机环境主要指阳光、温度、大气、水及矿物质。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这些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储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而叫生产者。属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