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满分解答[最最新].docx

发布:2017-04-17约6.93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阐释的作用在于()。 1.0 分 A、 全面解读作品 B、 表达个人喜好 C、 对作品意蕴盖棺定论 D、 照亮作品的某一个侧面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 分 A、 物理的实在 B、 抽象的理念概念 C、 情景交融 D、 主客分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的是()。 1.0 分 A、 王国维 B、 胡适 C、 张潮 D、 欧阳修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宗白华认为()。 1.0 分 A、 自然美与心灵无关 B、 自然美高于心灵美 C、 自然美来源于心灵 D、 自然美对应心灵美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审美趣味决定了一个人的()。1.0 分 A、 审美理想 B、 审美标准 C、 审美指向 D、 审美能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 分 A、 吴道子 B、 张璪 C、 石涛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 科学家常常因追求美而走向真理。 B、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 C、 美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足够的知识。 D、 美育应该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伴随人的一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生态美学在我国已发展成熟。 B、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可以成为建立生态美学的思想资源。 C、 中国传统美学是“生”的哲学,生就是仁,就是善。 D、 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9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1.0 分 A、 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B、 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 C、 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D、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1.0 分 A、 黑格尔 B、 康德 C、 鲍姆嘉通 D、 海德格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1870年的普法战争以哪国失败而告终? 1.0 分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西班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时尚体现了一个时期社会上()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的气氛。1.0 分 A、 少数人 B、 多数人 C、 所有人 D、 特定人群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3对文化产业说法有误的是()。1.0 分 A、 文化产业和世界市场紧密相连 B、 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C、 文化产业自古就有 D、 推崇创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4 从一个点去透视,去看一个世界的是()。 1.0 分 A、 中国诗人 B、 中西皆有 C、 古代诗人 D、 西方画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5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1.0 分 A、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 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 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 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 审美活动可以脱离社会历史环境进行。 C、 泰纳用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来概括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因素。 D、 审美趣味具有个体性和超个体性的特征。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7随着文明的发展,饮食行为逐渐成为了()的行为。1.0 分 A、 可有可无 B、 维持生存需要 C、 包含社会文化活动 D、 区分种族阶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8“境界”的涵义不包括()。1.0 分 A、 学问、事业的阶段 B、 审美意象 C、 审美风尚 D、 精神境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9 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1.0 分 A、 “象”是知觉的世界 B、 象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 C、 象是物的一种显现 D、 中国古代艺术家常常把象称为“物色”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0 怡红院是()住的地方。 1.0 分 A、 林黛玉 B、 薛宝钗 C、 贾宝玉 D、 探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1不属于展示人体美画作的是()。1.0 分 A、 《法庭上的芙丽涅》 B、 《维纳斯的诞生》 C、 《米洛斯的维纳斯》 D、 《沉睡的维纳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2 人的风姿与风神主要通过()表现出来。 1.0 分 A、 言行举止 B、 形体比例 C、 曲线色彩 D、 社会地位 正确答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