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与歌》同步练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箭与歌》同步测试
双基再现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册封 倜傥 至高无尚
B.骁勇 阑珊 变幻莫测
C.宣泄 串通 惮精竭虑
D.历练 彪柄 见微知著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耘耕/匀称 靡靡之音/风靡一时
B. 刹那/古刹 强弩之末/强人所难
C.佣工/佣金 攒射/人头攒动
D. 殷红/殷切 绰约/绰绰有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2006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②“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 仍在修复当中。
③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 病。
A.馈赠 日前 该 B.捐赠 目前 该
C.馈赠 目前 本 D.捐赠 日前 本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面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英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B.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国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D.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探究提高
阅读下面《箭与歌》,完成6~8题。
我把一枝箭向空中射出,
它落下地来,不知在何处;
那么急,那么快,眼睛怎能
跟上它一去如飞的踪影?
我把一支歌向空中吐出,
它落下地来,不知在何处;
有谁的眼力这么尖,这么强,
竟能追上歌声的飞扬?
很久以后,我找到那枝箭,
插在橡树上,还不曾折断;
也找到那支歌,首尾俱全,
一直藏在朋友的心间。
6.诗人运用意象写出一种人生情感,这两个意象构成比喻关系,其中 是喻体,二者的相似点是: 。
7.诗的前两节可视为悬念,第三节是释疑,也表现了主旨,即歌颂友谊的。
8.这首小诗用生活中的寻常事物,传递友人间心灵的息息相通。而且声韵和谐,请找出二三两节的韵脚:
综合运用
9.将下列五个短句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1)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
(2)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3)人一切都可以失去,唯独不能失去希望。
(4)它是生命的源泉和阳光。
(5)黄金象征财富,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正确的顺序是:
10.给下列一则新闻补全标题,使上下对偶,并简析理由。
中国足球队赴新加坡参加第14届世界杯外围赛,最后一战与卡塔尔队对阵,领先一球至第87分钟,眼看就要“冲出亚洲”,跨进罗马,但因后劲不足,上演“黑色三分钟”。第二天国内各报均以显著位置、醒目标题刊发消息、评论。某报拟的标题是《泪洒新加坡, 》,在读者中受到广泛好评。
(1)你补拟的标题是:
(2)理由是:
11.下面的比喻句,意义贯通,本体、喻体分别呈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及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祖国是一座花园,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