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3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修2)学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元江民中 李意强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同胞的幸福和谐生活
请问: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幸福和谐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本课提纲 问题导学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3、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合作探究
(1)自治地方都设置在哪里?是不是完全自治?
(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实行几级管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200多个民族乡(镇),请问这些民族乡(镇)都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3)元江县的县长和人大主任都必须本地方的三个少数民族的人担任,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院长不需要这样,为什么呢?那自治机关是什么机关?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
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非“居住区”
前提和基础
2、地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的民族政策。
核心内容
3、民族自治制度的内容
(1)自治地方: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自治区
省一级
自治州
设立区市的市级
自治县
县一级
注意:
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乡(镇)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 政府 。
(2)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注意: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自治权
A、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B、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文化管理自治权
立法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经济自治权
其他自治权
自治地方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不符合地方实际的决议、命令、指令和指示可变通执行
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管理地方财政
组织本地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
自主管理本地科、教、文、卫、体等事业
C、内容: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判断下列材料体现哪些自治权?
材料一:1984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
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经济自治权
材料一: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等。
立法自治权
材料二: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
变通执行权
探究:
结合我国的历史知识和现实情况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
难点探究 拓展思维
4、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
(2)由现实情况决定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008年西藏拉萨的3.14事件
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 7.5事件
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和行为,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严格遵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
含义
自治地方
自治机关
自治权
含义
内容
立法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其他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