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婚姻法试题案例题.docx

发布:2017-03-22约2.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分析题(共80分)要求:必须按相关法律规定说明理由并使用法律术语答题1.(本题20分)某甲,男,65岁,退休后被另一家公司聘用做技术顾问,2008年10月10日公司派其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治身亡,留下2套房产,存款15万余元,其所聘公司给予补偿精神抚慰金及其他费用共30万元,交通肇事方赔付赔偿金35万元,甲与乙于2001年5月再婚。乙以为作为妻子甲的财产和所得的赔偿金、精神抚慰金都应归自己所有,甲的三个女儿则认为应当继承父亲的财产及赔偿金和精神抚慰金,于是与乙发生纠纷,2010年10月某甲的三个女儿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依法继承其父亲的遗产。经法院调查:某甲的两套房产为,其中一套是在1982年6月按照单位的优惠价购买,1999年按成本价补齐差价款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现市值200多万元,另一套于2007年12月按市场价购买市值350多万元。甲与乙2001年5月再婚时甲的长女已满18周岁,其中长女与甲共同生活,其余两个女儿与其母一起生活。某乙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幼子和乙一直共同生活,女儿随母生活结婚后另住(乙再婚时子女均未满16岁),长子随父共同生活,其幼子于2007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现正在服刑,目前乙与其孙子仍共同生活。问:(1)请说明某甲的家庭亲属的法律关系。(2)谁是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3)甲有哪些遗产?(4)所有继承人各自能继承多少财产?2.(本题20分)田某,女,于1997年6月与张某结婚,2000年2月生一子,婚后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争吵,致使夫妻感情逐渐恶化。2002年田某离家出走,张某寻妻无果,到张某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其妻田某离婚,子女由其抚养,存款8万元归其所有,9.5万元的债务共同偿还。因不知道田某的现在住址,法院无法直接向田某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开庭通知。2003年2月受理该案的法院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告送达,通知田某出庭应诉,但田某未按时到庭应诉。问:(1)人民法院对该案能否受理该案?(2)法院应当按照什么程序进行审理?(3)如果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如何分配?债务份额如何确定?(4)田某如果发现自己被离婚怎么办?3.(本题20分)曾经离过婚的女硕士小芳为寻找伴侣在“百合网”注册为会员,通过该网站与“三星级”诚信会员蒋海峰结识,蒋海峰自称是“某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于1980年出生,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小芳和蒋海峰随后确定恋爱关系,蒋以帮助购买公司内部原始股为由向小芳所要10万元,2011年6月小芳发现自己怀孕。小芳逐渐发现蒋海峰并非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并且有妻子和孩子。小芳向人民法院起诉蒋海峰犯诈骗罪、重婚罪,同时起诉“百合网”,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行纪合同中“委托人婚姻信息暂不能核实”条款为格式条款,免责无效。问:1.小芳与蒋海峰是无效婚姻吗? 2.小芳腹中的胎儿法律是如何认定?3.蒋海峰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名? 4.小芳能够向蒋海峰提起刑事诉讼吗?法院是否受理此案? 5.小芳能否起诉“百合网”?理由是什么?6.百合网承担责任吗? 7.各个法院应当怎么处理?4.(本题10分)2008年1月周先生与汪女士婚前订立了《夫妻财产协议书》,协议书内容是:结婚后若一方提出离婚则净身出户。如女方提出离婚,离婚后没有房屋居住及分割房产的权利;如男方提出离婚则必须放弃房屋居住权和房屋所有权,房产权归女方所有。2010年2月结婚,婚后不久周先生又写了一份材料内容是:“我愿离婚,我在西城区有一处房屋归汪女士”。此后周先生向东城区法院起诉要求与汪女士离婚,法院判决离婚。汪女士随后向西城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前夫周先生的房屋归她所有。周先生则称他与汪签订的《夫妻财产协议书》违反了婚姻法对夫妻财产约定的规定,也违反了关于结婚自由的基本原则,因此协议无效。周先生认为作为附条件的赠与协议,因其本身所附条件违法,并且该赠与协议是可以撤销的协议。因此,在房屋所有权未过户之前他有权随时可以撤销该协议。问:(1)双方婚前订立的《夫妻财产协议书》是否有效? (2)周有权撤销《夫妻财产协议书》吗?(3)周先生婚后写下的材料属什么性质,是否有效?该协议什么时候生效?(4)东城区法院处理该离婚案件的依据是什么?(5)西城区法院能支持汪女士的诉讼请求吗?5.(本题10分)2008年7月满某(女)与徐某同居后两人决定购买一套二手房结婚,两人共同出资23万元交了首付款,余款则以满某的名义申请贷款,2010年6月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房产登记在满某名下。满某考取硕士研究生后于2012年9月与徐某分手,但双方对于共同购买的房屋如何处理未达成协议。此后徐某诉至法院,要求房屋所有权归其所有或请求满某将房屋给他。庭审中满某表示,房屋是她出资购买的,应属于她所有,考虑到徐某也有出资仅同意给徐某17万元补偿。庭审中双方均认可在同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