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2-2013年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氧核糖是六碳糖 B.乳糖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C.淀粉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2蓝藻和水绵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膜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壁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C、H、O、N、P元素组成
B.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
D.蛋白质只有调节功能
5被喻为植物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6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的现象,其电能的直接来源是
A.热能 B.光能
C.ATP D.葡萄糖[学
7下图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该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8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CO2、[H]、ATP
C.H2O、CO2、ATP D.[H]、H2O、ADP
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右图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图,层析后得到不同的色素带,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条色素带,较暗的是
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处于水淹的植物易烂根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B.酿酒过程中密封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11日本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iPS细胞(多能干细胞),赢得了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根据图示推断iPS细胞
A.分化程度较低,能分化成多种细胞
B.水分减少,代谢速率较慢
C.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实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2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变化的重要特征是
A.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开 B.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C.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开 D.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13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
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
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达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14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遗传基本规律成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相对性状少易观察
B.运用了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C.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对性状分离现象的推测
15右图所示的实验可称为
16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4 B.3/4 C.3/8 D. 3/16
A.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3号、4号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突变
C.5号患者与正常的男性结婚,生患病女孩的机率低
D.3号、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
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8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成基本骨架
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C.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U、G与C的配对原则
D.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糖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19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1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后代个体之间的性状有一定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分离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2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B.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