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04地表形态的塑造(第01期)2014年高考总复习地理选择题百题精练Word版含解析.doc

发布:2017-08-05约2.8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高考总复习地理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有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上下两块花岗岩巨石接缝处间隙如线,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烂生辉,“盘陀夕照”堪称普陀山奇观。据此回答第7题。 7.描述磐陀石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蚀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中毕业班3月份质量检测)下图为美国某地质勘探队在某地小范围开采油页岩时,依次钻取的地下岩蕊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蕊是沿一直线钻取的,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上升岩体 6.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处地表可能发生过侵蚀现象 B.乙处可能储存地下水 C.丙处地表岩层有缺失 D.乙处适宜开挖隧道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读我国某处风蚀蘑茹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回答6-7题。 6.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 A.813米??? B.814米 C.815米???? D.816米 7. 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P处木条的长度约为 A.0.5米??? B.1.5米 C.2.5米???? D.3.5米 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支撑上部高度应为P的高度即815米,支撑下部高度h为813米<h<814米, A.甲乙之间——裂谷、海洋 B.甲丙之间——海沟、海岭 C.甲丁之间——海沟、岛弧 D.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二调考试)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3-4题 地点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积层埋藏深度(米) 421 3 412 3.该区域可能属(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4.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湖北省八市2014年高三年级三月联考)图2是我国某石灰岩分布广泛地区的等高线图,图2中A河流被称为“白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呈乳白色;而B河流被称为“黑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沉积了大量黑色的淤泥。图1是图2中M处天然形成的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的水池,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多和长大,科学术语被称为“钙化池”,钙化池光滑平整,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据此回答4--6题。 4、图中M处钙化池形成的碳酸钙来源于 A、A河流 B、B河流 C、C山脊 D、D河流 5、从钙化池的形成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池的外边缘流速较池内小; ②池的外边缘较池内流速大; ③池内沉积作用快于池的边缘;④池的边缘沉积作用快于池内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科学家们将钙化池的边缘切开研究发现,其边缘呈层状结构,层状结构呈白色与黄色相间分布,厚薄不一。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白色的是碳酸钙,而黄色的则是泥土。据此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区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②碳酸钙沉积层越厚,说明该时期降水越少;③泥土颗粒的大小可以反映当地降水强度大小;④上述现象在西欧发现的可能性较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4、A 5、B 6、D 【解析】 试题分析: (吉林省白山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图4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5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8.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5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和④ D.④ 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