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知能专练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前期-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能专练(三)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前期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据统计,明代曾任内阁大学士的共有161人,其中经殿试中进士的有157人,占97.5%;157人中又有131人经翰林院入阁,占大学士总数的81.4%。可见( )
A.科举高第、入翰林,乃为进入内阁的主要途径
B.明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
C.从明代开始政府成了士人政府
D.明朝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2.(2013·广东东莞调研)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这里的“阁臣”是指( )
A.秦朝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大学士 D.清朝的军机大臣
3.明朝永乐帝在位期间,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制最终形成。下列有关其形成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朱元璋正式设立内阁
B.张居正是朱元璋的内阁首辅大臣
C.明成祖朱棣时内阁属于虚职
D.朱元璋时的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
4.(2013·山东淄博一模)史载:嘉庆十年,有个叫何元琅的御史,给皇帝上了一个《请酌改军机处名目》的奏折,理由是“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此事反映了军机处( )
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
C.其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
5.《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
A.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
6.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7.(2013·徐州调研)“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8.(2013·广东六校联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9.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 )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
B.反对盲从孔子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10.(2013·河北石家庄检测)“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
A.工商皆本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C.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D.减轻人民负担
11.(2013·安徽安庆检测)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12.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 )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3·山东烟台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
材料二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