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电商专业改革研究.pdf

发布:2024-10-06约7.8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电商专业

改革研究

作者:易俗沈丹程朦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活动已迅速地从城市普及到广大农村,农村电商在

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迫切需要大量的农

电商创业创新型人才。本文基于这种新背景,探讨农业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如何适应乡村振兴战

略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更好地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现代化服务。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呼唤高职电商专业改革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明确

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提到,将全面促进农村消

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

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指引下,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新媒体、智慧

物流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我国各地农村掀起火热的电商浪潮,农村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正以每年

3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作用正日益凸显。广大农民借助新媒体技术与物流网络,利用各大直

播等平台“带货”,将许多特色农产品,如小龙虾、莲藕、春茶、晚春橙等销售到全国市场,因

此,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不仅对冲了当前疫情给农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为农村产业发

展和农民就地创业就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但农村电商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突出问题是,目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

高,特别是缺乏专业性、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方面,受农村目前的工作条件与待遇水平的限制,高水平的专业电商人才“引进难,留

不住”。另一方面,刚卷入农村电商浪潮的农民,由于缺乏专业培训,缺乏信息技术、新媒体

运作、农产品推广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业水平普遍不高。虽然各地开办了多种形式的

农村电商技能培训,但由于受训时间短,缺乏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不适应新技术背

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现实需求。这一新情况和新背景,为农业高职院校电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

革,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

二、调整专业办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调整农业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办学定位

为了适应农电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农业高职院校电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包括服务对象定

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过去,农业高职院校电商专业的办学定位,虽然也强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鉴

于电子商务企业活动主要在城市,并未把农电商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重点,学生就业的去向主

要在城市。因此在新的背景下,作为农业高职院校的电商专业,应该主动地适应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的需求,把培养热爱乡村事业、立志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业创新型专业电商人

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为了给农村培养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电商专业人才,农业高职院校电商专业的生源

可以适当具有灵活性,即实行多渠道招生,既可以从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中选拔学生,也

可以通过推荐选拔的方式从村民中招收具有相当高中文化程度的学员,譬如湖北省从2019年

开始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直接从乡村选拔推荐农民学员,输送到其委托的农业职业院

校脱产学习,目前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已接受两届共400多名学员。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快农电

商人才的培养,而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动词意义。

(二)积极试行“1+X”课证融通教学模式

“1+X”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简称。教育部已于2019年2月出台

《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本专业点已申请并被

批准列为试点单位。

积极试行“1+X”证书制度,意味着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应与相关的职业技术等

级标准相一致,也就是实行“课证融通”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意义十

分重要:一是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

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紧贴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新要

求,积极承担立德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