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
通常的涵义:
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理解:
通货膨胀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上涨;
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
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或持续上升。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发生原因分
需求拉动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西方出现最早的通货理论,凯恩斯、弗里德曼等都强调该因素。
资料:凯恩斯的“需求拉上论”
凯恩斯认为,一般物价水平是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加所引起。凯恩斯对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作了区分,他认为:
当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和闲置资源时,如果货币供给数量增加不会使一般物价水平上升,而只能促使就业增加和产出增加。
当经济逐渐接近充分就业时,货币供给增加所形成的过度的总需求一方面使产出增加,另一方面又使物价逐渐上升。从而产生所谓的“半通货膨胀”现象。
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供给量增加所形成的过度总需求会使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比例上升,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资料:货币学派的“需求拉上论”
强调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决定作用,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主义者认为,从长期趋势看,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的提高,通货膨胀就会发生,货币供应量对产量的增长影响很小。而从短期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暂时会影响产量的增长。他们反对凯恩斯借助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的财政和货币政政策,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避免通货膨胀和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图示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产品成本的上升。
成本上升的原因:工会力量强大、行业垄断。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了获取垄断利润而人为提高产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
汇率变动(本币贬值)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
图示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图示 混合型通货膨胀
混合型。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而引发的。 例如,过度需求—物价上涨—提高工资—成本(工资)推进通胀。 “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结构型。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因部门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需求移动型通货膨胀。一些部门产品供不应求引起。
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一些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
预期型。即通货膨胀被经济主体预期到,并因此采取各种补偿性行为而引发物价上涨。心理预期引致或加快通货膨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提高名义利率。
提高对货币工资的要求。
资料:理性预期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 Jr.) 、罗伯特·巴罗(Robert J.Barro)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Sargent)
财政赤字型。因弥补财政赤字引起的通货膨胀。
如大量发行公债、财政发行等。
信用扩张型。指由于贷款规模过度扩张,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国际传播型。又称外部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小国且进口依存度高的国家尤其如此。
2.按表现状态划分
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通过物价指数反映。
抑制型。指货币工资水平未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上涨,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却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形被称之为隐蔽型的通货膨胀。其原因:
生活中积累了过度需求;物价管制;行政管理排斥市场机制
这种通货膨胀无法通过物价指数反映出来,只能根据有关资料进行估算。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爬行式。温和的通胀,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一位数)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跑马式。小跑式通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飚升式。恶性通货膨胀(超过100% ),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
资料:津巴布韦通货膨胀---最穷的亿万富翁
2003年通胀率619%,2008年底高达2.31亿%。
2008年7月津发行面值1000亿元的货币。8月1日发行新货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