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

发布:2018-12-27约5.52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第四节 通货膨胀对策 第五节 通货紧缩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1.在西方经济文献中,人们通常是把通货膨胀与现代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2. 但在中国,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却是极为古老的: “交子”、“关子”、“会子”;“中统元宝钞”、“至元通行宝钞”和“中统元宝交钞”; “大明宝钞”…… 对通货膨胀概念诠释的演变 1. 苏联对通货膨胀定义的特点是:将金属货币流通下的货币必要量作为衡量纸币是否过多的标准;单纯与弥补财政赤字挂钩;断言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2. 改革开放后以后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二:一种强调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区别;另一种认为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二者分开是非常困难的,二者可以等同使用。 西方对通货膨胀的一般界说 在西方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持续地货币价格总水平上涨。 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 强调“货币价格”,即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 强调“总水平”,即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 强调“持续上涨”,即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跳动,而是一个过程。 此外,还有其他的种种界说?????? 通货膨胀的分类 1. 按市场机制是否直接起作用区分为公开型与隐蔽型; 2. 按价格水平上涨速度区分为爬行、温和及恶性; 3. 按是否能够预期区分为预期与非预期; 4. 按成因区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供求混合推进型、结构型与体制型…… 作为理论研究,重点在于对成因的剖析。 通货膨胀的度量 1. 无论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何不同,世界各国对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实际都是使用物价指数。通常说通货膨胀率多大,就是指物价指数上涨多少。 2. 采用的指数主要有三: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 批发物价指数 WPI 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冲减指数 deflator 此外,还有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指数(PPI)等。 核心价格指数 1. 在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中,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波动最大,而这两者价格的变化往往与社会总供求对比、与货币供应量增减之间并无紧密的直接联系。 2. 因此,把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价指数视为核心价格,并用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指数来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的程度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上说 1.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可以表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2. 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上作用的有两方面: 实际因素,如投资需求增加; 货币因素,或货币需求减少,或货币供给增加过快。 需求拉上说 3. 这样的分析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假定前提的。 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总供给同等规模的增加,物价水平可以不动; 如果总供给不能以同等规模增加,物价水平上升较缓; 如果丝毫引不起总供给增加,需求的拉动将完全作用到物价上。 需求拉上说 成本推动说 1. 这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 2. 成本推动原因有二: 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 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垄断价格(利润推进通货膨胀论)。 成本推动说 3. 成本推进理论模型在于论证: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所以,总需求给定是假设前提。 既然存在这样的前提,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的下降,相应的则必然是就业率的降低。因而这种条件下的均衡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4. 这种理论也试图用来解释“滞胀”。 成本推动说 供求混合推动说 1. 这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很难分清: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2. 当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存在时,就业的难题往往会引出政府的需求扩张政策,以期缓解矛盾。这样,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并存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就会成为经济生活的现实。 供求混合推动说 中国改革以来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观点 1. 改革开放后,物价持续上涨的事实推动了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探讨。 2. 提出了一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