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为中心”理念的教学计以9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学为中心”理念的教学计 ——以9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例 青田县教育局教研室 吴金方 2014年10月30日 思考:为何改? 提纲 行动:如何改? 评价:做什么? 思考:为何改? 1.改革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改革课堂教学是改进传统课堂弊端的需要; 3.改革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需要; 4.改革课堂教学是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行动:如何改?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关键,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为抓手,积极投身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形成向课堂要质量的氛围,着力打造“学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1.实现学生地位的转变。 2.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3.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 4.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 5.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 二、目标任务 行动:如何改? 1.以学定教。 2.以学评教。 3.合作互助。 4.面向全体。 三、基本要求 行动:如何改? 1. 落实“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基本组成单元,以促进有意义的思维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以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为有效学习的标志。 四、实施策略 行动:如何改? 三讲: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 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2.遵循“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 行动:如何改? 要素一:精准的学习目标与内容。 要素二:简约的板块。 要素三:明确的主问题。 要素四:放大的学习活动。 要素五:适切的导学策略。 要素六:精要的巩固拓展练习。 3.明确“学为中心”教学设计要素 行动:如何改? 4.倡导“学为中心”课堂学习方式 ◎ 课内独立合作; ◎ 生生间讨论互学; ◎ 学习成果的分享展示; ◎ 师生间的互问; ◎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探究; ◎ 教师的提示、点拨、讲解、总结; ◎ 实验、活动、体验。 行动:如何改? ◇ 一是学生主动学习 ◇ 二是合作能动讨论。 ◇ 三是师生互动研讨。 ◇ 四是当堂自动练习 ◇ 五是课堂小结提升 行动:如何改? 5.突出“学为中心”课堂结构特点 ◇ 自主学习重过程 ◇ 合作学习精细化 ◇ 交流讨论有质量 ◇ 教师到位不越位 行动:如何改? 6.把握“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要领 评价:做什么? 青田县中小学“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表 青田县中小学“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目板块】 一、确立学习目标 二、 学生学习活动 三、 师生互动探讨 四、练习巩固提升 五、学习效果评价 特色评价 + 青田县中小学“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确立学习目标: 1.目标精准:课标 教材 学生(认知 兴趣 习惯) 2.任务明确:问题 层次 需求 任务驱动 青田县中小学“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表 二、学生学习活动: 3.参与状态:精神饱满 兴趣深厚 参与面广 4.自主状态:情境 任务 自主 总结 5.合作状态:组织有序 同伴协作 帮扶到位 完成任务 6.思维状态:善于质疑 勇于提问 有见解 有价值 7.个体成长:掌握学法 个性发展 8.能力形成:发现问题 表述问题 解决问题 综合运用 青田县中小学“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表 三、师生互动探讨: 9. 提炼研讨:生成 研讨 点拨 引领 归纳 10.差异指导:关注差异 评价鼓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