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互换性课件6第3章02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0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2 指出下图中几何公差的标注错误(在错误处划 ?),并加以改正。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 (2项) 几何公差带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2项) 3.位置公差带:位置度 公差带:球心由基准平面A、B、基准中心平面C和理论正确尺寸30、25确定直径等于SΦ0.3的圆球区域。 ① 点的位置度公差带 (1) 位置度公差带 公差带:间距等于0.1、对称于基准平面A、B和理论正确尺寸25、10确定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② 线的位置度公差带 公差带:间距等于0.05、由基准平面A、基准轴线B和理论正确尺寸15、1050确定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③ 面的位置度公差带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2项) 3.位置公差带:同心度 公差带:以基准点A为圆心、直径等于Φ 0. 1, 的圆周区域。 (2) 同心度公差带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2项) 3.位置公差带:同轴度 公差带:以基准轴线A为轴线、直径等于Φ 0. 1的圆柱区域。 (3) 同轴度公差带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2项) 3.位置公差带:对称度 公差带:间距为0.08、对称于公共基准中心平面A-B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4) 对称度公差带 位置公差带能把同一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和方向误差控制在位置公差带区域内。 因此,应遵守形状公差小于方向公差、方向公差小于位置公差的原则。(t形t方t位)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2项) 4. 轮廓度公差带:线轮廓度 公差带:直径等于0.04,圆心位于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包络线之间区域。 (1) 线轮廓度公差带 ①无基准的线轮廓度公差带 公差带:直径等于0.04,圆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和B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等距包络线之间区域 ②有基准的线轮廓度公差带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2项) 4. 轮廓度公差带:面轮廓度 公差带:直径等于0.02,球心位于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等距包络面之间区域。 (2) 面轮廓度公差带 ①无基准的面轮廓度公差带 公差带:直径等于0.1,球心位于由基准平面A确定的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等距包络面之间区域。 ② 有基准的面轮廓度公差带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 (2项) 几何公差带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2项) 5. 跳动公差带:圆跳动 (1) 圆跳动公差带 圆跳动是指组成要素绕基准轴线在无轴向移动的条件下旋转一周过程中,由固定的指示表在给定测量方向上对该实际要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 径向圆跳动 轴向圆跳动 公差带1:垂直于基准A的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0.1、圆心在基准轴线A上的两同心圆之间区域。 ① 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 公差带2:平行于基准平面B、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截面上,半径差等于0.1,圆心在基准轴线A上的两同心圆之间区域。 公差带:在与基准轴线D同轴的任一圆柱形截面上,轴向距离差等于0.1的两个等圆之间区域(圆柱面)。 ② 轴向圆跳动 公差带 标注含义:在与基准轴线C同轴的任一圆锥面上,在素线方向间距差等于0.1的两个不等圆之间区域(圆锥面)。 ③ 斜向圆跳动 公差带 形状公差 (6项) 方向公差 (5项) 位置公差 (6项) 跳动公差(2项) 5. 跳动公差带:全跳动 (2) 全跳动公差带 全跳动是指实际被测的组成要素绕基准轴线在无轴向移动的条件下连续旋转,并且指示表与实际被测要素作相对运动过程中,由指示表在给定的测量方向上对该实际要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 A 公差带含义:半径差等于0.1,与公共基准轴线A- B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区域。 ① 径向全圆跳动 公差带 公差带含义:间距等于0.1,垂直于基准轴线D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区域 (圆柱) ②轴向全圆跳动 公差带 跳动公差带能综合控制同一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方向误差和位置误差。 例如: 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可以同时控制同轴度误差和圆度误差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可以同时控制同轴度误差和圆柱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