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革兰染色法在 鉴别细菌 、 选择抗菌药物 、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由 屏障结构 、 吞噬细胞 、正常体液和组织的免疫成分等组成。
3.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包括 侵袭力 和 毒素 二个方面。
4.多细胞真菌基本上都是由 菌丝 和 孢子 两大基本结构组成。
5.肥达反应原理属于 凝集反应 ,可辅助诊断 伤寒、副伤寒 。
6.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主要依据产生 凝固酶 和耐热核酸酶,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 和发酵甘露醇等作为参考指标。
7.HBV传染性颗粒是 Dane颗粒 ,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血源性途经 。
8.中间宿主是 幼虫阶段 或 无性繁殖阶段 寄生的宿主。
9.可引起自体外感染的医学蠕虫有 蛲虫 、 猪带绦虫 。
10.人可成为 猪带绦虫 、 疟原虫 的中间宿主。
11.多细胞真菌基本上都是由 菌丝 和 孢子 两大基本结构组成。
12.人和动物病毒的复制周期依次包括 吸附和穿入、脱壳、 生物合成 及装配和释放等步骤。
13.病毒的基本结构有 核酸 和 蛋白质 。
14.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 聚糖骨架 、 四肽侧链 和 五肽交联桥 三部分组成。
15.流感病毒表面抗原HA和NA的变异有两种形式,即 抗原性漂移 和 抗原性转变 。
16.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经胎盘可传播的原虫病有。 丝虫 。
19、以蚊为媒介传播的寄生虫病有 丝虫病 、 疟疾 。
20、病毒的主要成分由 核酸 和 蛋白质 2种化学物质构成。
21、衣原体在其繁殖发育的周期内有 原体 和 始体 两种形态。
22、HIV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性接触途径 ,感染的主要细胞是 CD4+T细胞 。
23、大肠埃希菌可引起的疾病包括 肠道感染 和 肠外感染 两种。
24、葡萄球菌引起人类多种疾患,可分为 化脓性感染 和 中毒性疾病 两大类型。
25、参与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除核质外,还有 质粒DNA 和 转位因子 。
26、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活史分为 完全变态 和 不完全变态 两大类型。
27、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有掠夺营养、 机械损伤 、 毒性作用和超敏反应 。
28、细菌的毒力包括 侵袭力 和 毒素 二个方面。
29、抗链“O”试验的原理是 半定量中和实验 ,可辅助诊断 风湿热 。
30、SARS的中文全称是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其病原体是 SARS病毒 。
31、皮肤癣症的病原体是 皮肤癣真菌 ,培养此病原体常用的培养基是 沙保培养基 。
3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的疾病包括 侵袭性疾病 、 毒素性疾病 二类。
33、疱疹病毒的感染类型主要有 增殖性感染 、 潜伏感染 。
34、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使用抗生素 、 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
35、中间宿主是 幼虫阶段 或 无性繁殖阶段 寄生的宿主。
36、可引起自体外感染的医学蠕虫有 蛲虫 、 猪带绦虫 。
37、人可成为 猪带绦虫 、 疟原虫 中间宿主。
38.病毒的基本结构有 核心 和 衣壳 二部分构成。
39.多细胞真菌由 孢子 和 菌丝 两种结构组成。
40.牛奶培养基中,可发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 产气荚膜梭菌 ,结核杆菌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抗酸染色 。
41.可引发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是 麻疹病毒 ;可引起大叶性肺炎的是 肺炎链球菌 。
42.葡萄球菌引起人类多种疾患,可分为 侵袭性 和 毒素性 两大类型。
43.病毒的衣壳,对称方式有 20面体立体对称 、 螺旋对称 和复合对称型。
44.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活史分为完全变态和 不完全变态两大类型。
45.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有掠夺营养、 机械损伤 、 毒性作用和超敏反应。
46.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 核心 、 衣壳 。
47.经革兰氏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细菌是 G+ 菌,被染成红色的是 G- 菌。
48.结核杆菌通常用 抗酸 染色,会被染成 红 色。
4.多细胞真菌基本上都是由 孢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