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清照_醉花阴_课件.ppt

发布:2017-11-02约1.55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熟读成诵,深入理解愁情。 2 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二 研读 体词境 “凉”一语双关。 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 人比黄花瘦 A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在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或句。我们称为“诗眼”,这些词句往往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活用字词,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 三 赏读 味诗韵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知人论世,感受诗歌情感 品味语言,把握诗眼(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品味诗歌情感 这是李清照避难金华时所写的一首词。当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她也流离失所,无依无靠,所以,词情及其悲苦凄惨。 都是愁,那《武陵春》中的愁和《醉花阴》的愁是否一致?为什么。    《醉花阴》闺怨之愁--寂寞之意,忧郁之情 《武陵春》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结束语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艾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 * 醉花阴 李清照 邱巧云 千年谁解易安愁 少历繁华 晚景凄凉 中经丧乱 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前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李清照的一生 初读 感词情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一腔闺怨 满腹情愁  刚才我们谈到诗歌总体基调是“愁”,那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作者“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哪些词句可以体现作者的愁? 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挖掘出字面意思以外的含义,体会出词人的情感。 愁——独守空闺、度日如年 凉——孤枕难眠、孤寂凄凉 瘦——淡雅清秀,孤独苦闷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艨舟, 载不动、许多愁。 一般愁字别样情 一般愁字别样情 独领风骚万古流 1 思妇情感的大胆表露。 2 展现了女性的清晰而又完整的自我形象。 3 闪烁着国我热情和关注国事的积极精神。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