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章节名称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学时 1 设计理念 更多的关注学生,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去,单纯的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进行设计。 教材分析 该课在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计算机的基本特征,计算机并非无所不能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半步骤。本节内容属于信息的加工和表达内容。信息加工和表达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表达,信息资源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接作用。 学情分析 该课学习者是高一的学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初中及其高中前半部分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对计算机解决问题没有本质上的认识,会简单的操作,而对什么是计算机,它的基本功能,特征,解决问题过程等并不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具备辨别计算机配置是否优良的一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给人们带来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教学活动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3minutes 提问:
请同学们回顾小学,初中的时候是如何借书呢?需要哪些材料?需要登记什么信息?
(借书证,借书卡,根据分类找书,填写借书证,填写借书卡。)
现在同学们是如何借书的?
(借书卡,电脑搜索书目,刷卡登记借阅信息。)
总结:
如此方便的图书馆借阅,都得益于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引出新课)
(标题板书)
思考提出的问题,并自由发言。 通过学生回忆自身经历过的图书借阅手续的改变,感受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给我们的生活带了了极大的便捷,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新课。
新课1
4minutes
提问:
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我们习惯使用的计算机外,它还是一个百变金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很多产品中,那么它都存在于哪里呢?
展示:
播放视频,介绍现代计算机应用于哪些领域,与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息息相关。
(ATM机,POS机,汽车,火车,飞机,家用电器等。)
总结:
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思考并自由发言。
观看视频
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和视频播放介绍,使得学生理解计算机是现代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并感受到计算机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和有效性,解决教学重点之一。
新课2
4minutes
提问:
计算机为什么会被如此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它到底具备怎么样的特殊本领?
提示并揭示答案:
计算机,为什么称之为计算机?
因为计算机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计算。
总结强化:
总结同学们对于计算机具有什么本领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并且指出这些功能都是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而基本功能的本质就是计算。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板书)
思考并自由发言。
通过同学思考并回答问题,解决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这个问题。
新课3
15minutes
提问: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如此“简单”,那么为什么计算机会得到人们的青睐呢?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书本之后回答问题。)
(板书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提问:
如果同学们要去购买一台计算机,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选择?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并作好相关的记录。)
请两组同学阐述讨论结果。
总结
当前计算机的主流配置。
快速浏览《3.1.2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内容,
回答问题。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记录。
浏览书本的形式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从三个基本特征的角度入手,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现在计算机的主流配置,从而对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具备辨别计算机配置是否优良的一般能力。 新课4
10minutes 给出问题:
一位同学的质量是50kg,重力加速度g=10N/kg,求这位同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提示:
这个问题每一位同学都会求,我们今天得目的不是简单的算出结果是多少,而是要来分析,解答这个问题的步骤。请同学回答:你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
板书解答过程。(看题目,列出公式,计算结果)
引出: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板书。
解答
回答问题 根据解答最简单的求重力的题目,引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让学生迅速的理解,不感到陌生,从而较好的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这一内容。 新课5
3minutes 提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