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资料很艰难整理出来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8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概念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自然资源开采: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海洋捕捞
②采掘产品:冶炼工业
③农产品:纺织业、
工业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工业对自然条件和环境的依赖性比农业小
二、工业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采掘工业(采矿工业、水电工业、捕捞业)、加工工业(除采掘业以外的工业部门)
按产品性质分:重工业( HYPERLINK /view/338859.htm \t _blank 钢铁工业、有色 HYPERLINK /view/728334.htm \t _blank 冶金工业、 HYPERLINK /view/403617.htm \t _blank 金属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化工业
按投入分: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知识密集型工业
按区位分: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原料导向型、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三、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②水源充足(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③环境: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一般是对高新技术工业如电子工业而言)④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⑤能源(临近能源产地,能源充足);
经济因素:①市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②交通(临海或临港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④技术(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者素质高);⑤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⑥工业基础雄厚。⑦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
社会因素:①国家政策(支持、鼓励);②国防安全;③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④工业惯性;⑤社会协作好:社会服务条件和生产协作情况好。
环境因素:①产生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要使居民区不受到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如绿化带)隔离。A最小风频,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处。B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C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②产生水源污染企业的布局:A远离水源;B河流的下游 ③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企业的布局:A远离居民区;B远离农田 ④交叉污染:兼顾上述要点
四、必备知识梳理
1.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布局类型工业布局原则 典型工业部门 原料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新疆的纺织厂市场 市场导向型 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 啤酒、瓶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汽车厂动力(电能)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包带、制伞、制鞋厂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等技术 技术导
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制药工业、时装等
五、温馨提示
1.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分析,如:
(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2)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导向型。(3)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劳动力导向型。
(4)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市场导向型。
2.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因素——风水宝地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是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可归纳为“风、水、宝、地”四字诀。
“风”: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是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应注意图上或文字的风向信息。
“水”: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应尽量布置在城区河流的下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应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宝”:减少生产成本,工业区位选择还要考虑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来源,产品销售市场,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劳动力的供应等因素。
“地”:要遵循工业区位的基本原则: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