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制汽車电子控制技术复习提纲30版.doc

发布:2017-01-14约4.3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复习提纲 理论空燃比、功率空燃比、经济空燃比值分别是多少? A/F = 可燃混合气中的空气质量/可燃混合气中的燃油质量 理论空燃比:A/F ? 14.7,理论上完全燃烧。 功率空燃比:A/F ?12.5,发动机产生的功率和转矩最大,动力性最好。 经济空燃比:A/F ?16,可降低发动机的油耗。 发动机稳定工况主要包括哪些?发动机过渡工况主要包括哪些?发动机起动、暖机、加减速时对混合气空燃比的要求? 稳定工况:发动机已完成预热,转入正常运转,且在一段时间内无转速和负荷的突然变化。 怠速和小负荷、中等负荷、大负荷和全负荷 过渡工况:冷启动、暖机、加速、急减速 过渡工况 工 况 特 点 A/F 冷启动 燃料和空气的温度均很低,汽油雾化极不良。 约为 6-9 暖 机 燃料和空气的温度较低,汽油雾化不良。 逐渐加大到9-12 加 速 产生 燃油“附壁”现象,混合气浓度瞬间稀释。 附加燃油 急减速 进气管附壁的燃油蒸发,当空气进气量不足时,混合气变浓,严重时会熄火。 减缓 进气不足 怠速控制的的目的、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 怠速控制目的:在保证排放要求且运转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发动机的最低稳定保持转速,以降低该工况的燃料消耗。 怠速控制内容:起动后控制、暖机过程控制、负荷变化控制、减速控制 怠速控制方式:1.节气门旁通控制 2.节气门调节控制 根据ECU发出指令,改变进气系统怠速旁通通道的流通截面,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实现怠速控制。怠速时的喷油量控制仍EFI系统与空气进气量相匹配控制。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的目的、原理。 目的:降低排气中NOx的含量。 原理:NOX 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而CO2不能燃烧却吸收大量的热,少部分废气进入气缸参与混合气的燃烧,使气缸中混合气的燃烧温度降低,氧的含量减少,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 发动机哪些工况下废气再循环系统不起作用? 暖机期间或怠速 全负荷或高转速 滑移率与车轮运动状态的关系。 式中: va — 车速,m/s; ASR、ABS含义?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或加速防滑控制系统(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简称ASR) 制动防抱死系统( 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 ASR与ABS的区别? ASR是防止汽车在驱动过程中车轮滑转。 ASR的控制对象主要是驱动车轮。 ABS是防止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被抱死。ABS的控制对象是所有车轮。 ABS的控制过程? 1)由轮速感应器监测车轮的转速,信号传送ECU内分析; 2)一旦监测到车轮快要抱死时,电子控制器会发出指令给 控制油压分配阀调节各个车轮的制动分泵; 3)以“一放一收”的点放形式来控制刹车摩擦片,解除车轮的抱死现象。 ABS布局与控制方式。 四通道ABS、三通道ABS、二通道ABS、单通道ABS ASR系统的基本控制方法? 1)独立轮控: 对各个车轮采用独立通道进行传感和压力调节的布局方式。 2)独立轴控: 同一车轴的两个车轮采用独立通道进行传感和压力调节的布局方式。 3)混合控制: 独立轮控与独立轴控相结合。 ABS控制方式有: 逻辑门限控制方式; 车轮滑移率控制方式; 车轮角减速度控制方式; ASR基本控制方法有: 1)降低驱动轮转矩Mn; 2)提高驱动轮与地面的附着力F?。 ASR系统控制中,采发动机转矩控制与驱动轮制动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发动机转矩控制执行系统 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进气量控制,具体手段是在发动机主节气门的前面设置一个副节气门。 正常工作状况或制动状况时,副节气门全开; 防滑转状况时,调节副节气门的开度。 驱动轮控制执行系统 在ABS压力调节装置上增设ASR控制系统的控制通道,实现对驱动轮的制动控制。ABS工作时, ASR自动退出工作。 ABS/ASR防滑控制系统的基本运行过程是怎么样的? 以车辆速度为判断条件, ABS/ASR确定不同的控制。 1. ASR控制 车速:30km,先发动机转矩控制,后制动控制; 30-80km,先发动机转矩和制动同时控制; 80km,仅采用发动机转矩控制。 2. ABS控制 控制过程基本同上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规律,单参数、两参数级三参数换挡规律的控制参数。 1)单参数换档规律 控制参数:车速 2)两参数换档规律 控制参数:车速、发动机负荷 3)三参数换档规律 控制参数:车速、发动机负荷、加速度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结构:主要是工作轮,其包括有泵轮和涡轮,导轮。 原理:由于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