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案例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案例的研究
摘要:面对现代企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只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才能将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投资决策理念建立起来,才能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并健全,才能加强企业财务方向管理制度化建设,才能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才能确保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应对措施及控制,提出了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案。
关键词:企业 财务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 Z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1 Z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环境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与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员工的基本素质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具有健康、良好文化背景的企业,一般都能适时建立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促使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伴随精确管理的不断推进,Z企业近几年的管理水平虽说得到一定的提高,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此时,企业已经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市场变幻莫测,风险时时刻刻在威胁着企业的发展。概括起来Z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正确的业务流程指导和与之配套的风险管理体系的保障,影响管理层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析,从而影响决策者制定相应的决策方案,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第二,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的事前管理缺位、事中和事后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第三,项目投资缺乏风险识别、评估、管理和监控;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财务报表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缺乏对公司内控程序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第四,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操作,降低了企业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管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第五,企业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的管控中,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在现实工作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而事实上,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Z企业财务风险
1.2.1项目投资风险中产生的背景、原因及结果
第一,项目概况。Z企业于2009年7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500万元人民币,是某液晶显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TFT用精密电子金属零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配套TFT-LCD模组用金属边框、背板等零件。
本项目拥有公司多年的TFT-LCD行业内客户资源、管理经验及技术优势,利用现有厂区,新增?S房建筑面积8000平米,购置必要的设备,满足客户需求。项目建成后,可达到年产减薄TFT-LCD玻璃面板7.2万张(1500mm*1850mm)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约7000万元。
项目计划总投资4217万元人民币,设计产能为1.2万张(1500mm*1850mm)/月,项目计划于2013年10月投产,项目建设周期8个月。
第二,项目提出背景。玻璃减薄业务的产生是由于消费者偏好更轻更薄的手机,具体手机屏幕的大小和厚度由手机终端厂家进行设计,对玻璃面板的减轻和减薄是对整个手机设计调整最有效率的方式。随着国内TFT-LCD产业的进一步细化,其配套产业的发展必然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及发展机遇,Z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把握机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产品成本,增加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对项目地块情况预判不足,风险预估不充分。在进行地勘后,土地条件比可研预计的要恶劣,需要大面积换土,成本高昂的同时由于审批环节异常和天气异常等原因使得建设期推迟了四个月以上。
第四,重大突发事件的波及。建设施工完成后,国内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天津港爆炸,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安全和环保大检查,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全面暂停,导致项目迟迟无法开工。
第五,市场变化过快、价格急剧下降。项目施工结束后,由于行业产能急剧扩张,行业整体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价格降幅一年内逼近50%。此外由于客户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工艺要求提高,原有技术方案出现偏差,需要重新进行开发,导致小批量产品未通过客户认证,推迟了量产时间。
第六,未按投资进度达成目标,量产时间推迟。由于项目建设期推迟了四个月以上,使得项目进度总体推迟,试生产和量产时间分别推迟八个月和九个月。
第七,超过投资预算,追加投资导致流动资金占用。由于一些因素可研末考虑,导致后续投资成本增加,厂房建设投资增加1333万元,设备投资增加880万元,总体投资增加2213万元。
第八,未按既定进度达成量产目标,营运资金周转困难。按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