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学术界》双月刊
总第 119 期 ,2006 . 4
A CAD EM ICS IN CH IN A
No . 4 J ul . 2006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张开选
( 山东大学 图书馆 ,山东 济南 250 100)
〔摘 要〕本文对中国古典 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 , 目录学贡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和阐述 ,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及它对当代 目录学研究的启示 。
〔关键词〕目录学 ; 中国古典 目录学 ;源流 ;发展
目录之学 ,在我国源远流长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 1 世纪 。刘向、刘歆父子
整理国家藏书 ,撰成《七略》,奠定了中国古代 目录学的发展基础 。自此以后 ,历
朝历代又相继出现多种撰著和著名的目录学家 。但随着西方 目录学的引进 , 中
国传统目录学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而代之以书 目情报服务 、书 目控制论或文
献控制论 〔1〕 ……。如今人们在探讨现代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古籍整理工作时 ,不
得不再次将理性和思辨的目光转向中国古典 目录学 , 因为中国古典 目录学有着
悠久的历史 、丰硕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 , 中国古典 目录学研究体系的博大精深和
期间涌现出的杰出目录学家们的惊人成就不得不让后来者折服 ,今天它仍然是
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 。
1989 年 ,有人将中国目录学传统概括为强调学术价值 、重视教育作用 、注意
理论研究、忽略情报职能 4 个方面 ,但这更像是在概括古典 目录学的特点 ,而不
是在表述一般意义上的目录学传统 。对中国目录学传统的语焉不详或详而不
类 ,使我们认为对它有进行重新探讨的必要 〔2 〕。
一 、中国古典 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
目录学的历史相当悠久 ,汉魏六朝时期关于 目录的编撰和 目录的研究就形
( )
作者简介 :张开选 1954 — , 山东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 。
— 132—
学术界 2006 . 4 ·学者专论
成了一门学问,当时称之为“流略”之学 。唐宋时期 , 随着书 目工作实践的发展 ,
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目录学理论研究 ,《隋书. 经籍志序》、《古今书录序》和《通志校
雠略》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目录学理论著作 ,反映了唐宋 目录学的理论水平 。“目
录之学”一词在北宋文献中的出现 ,说明这门学科已为当时的学者们所重视 ,并
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影响 。清代是我国目录学发展的强盛时期 ,书 目类型 日益
增多 ,体例更加完善 , 目录学作为读书的门径和治学的工具受到整个学术界的重
视 ,形成了以考辨真伪 、是正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校雠 目录学派 ; 以鉴别旧刊 、别择
真膺为主的版本 目录学派和以“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为宗旨,重在探讨书 目义例
的目录学派 〔3 〕。
( )
1 、中国古典 目录学的起源 。我国古代把 目录学 、版本学和校雠学 校勘学
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开创于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 。刘氏父子整理群书 ,广
泛搜集各种本子 ,把同一种书的不同的本子进行校雠 ,缮写出比较完备的本子 ,
( )
同时撰写叙录 相当于提要 ,然后编纂出群书的分类 目录 , 以揭示学术源流 ,并
供查考之用 。刘氏父子所做的工作 ,就是古典 目录学最基础的研究工作 。后人
或以广义的“校雠学”来概括刘氏父子所开创的学问,也就是说 ,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