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PPT精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八年级 基础知识梳理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什么叫质量? 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 质 量 的 单 位 国际单位 千克(Kg) 质量单位换算: 1 t = 103 kg 1 kg = 103 g 1 g = 103 mg 常用单位 吨(t) 克(g) 毫克(mg) 橡皮泥捏成小动物,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中国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由地球到太空 冰全部熔化成水 三、质量的测量工具 托盘 平衡螺母 游码 底座 镊子 横梁标尺 砝码 分度盘 指针 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2、调平: A.先将游码归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游码归零); 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一:测量前:调平衡 水平台 游码归零 1.被测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简称:左物右码)。 (砝码放置顺序:先大后小); 2..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二:测量时:左物右码再调平衡 左物右码,适当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不可调节平衡螺母了 m物 = m砝 + m游码示数 三:测量后:记录、整理 平衡时等量关系: 左盘物体质量 = 右盘砝码质量 + 游码所对应的示数 温馨提示:游码示数读法: 先弄清横梁标尺的分度值, 再看游码的左边所对刻度值 即为游码示数。 请回答:此图游码所对应的示数为: 分度值0.2g 看左面 请:读出图中天平所示物体的质量 50g + 20g + 5g+ 3.2g = 78.2g 下图是某物体质量的测量结果,物体质量为多少? 实验一:测量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 器材: 托盘天平 砝码 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铝块 1 2 3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刻度尺------测长、宽、高 实验二:测体不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3) 木块1 10 木块2 20 木块3 30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 (g/cm3) 铝块1 10 铝块2 20 铝块3 30 5 10 15 0.5 0.5 0.5 27 54 81 2.7 2.7 2.7 木块比值0.5 铝块比值2.7 V/cm3 m/g 通过所作的图象,你得到什么结论? 10 20 30 0 55 45 35 25 15 5 木块 铝块 (10,27) (20,54) (10,5) (20,10) (30,15) 同种物质 质量和体积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 质量与体积比值一般不同。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上述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通过所作的图象,你得到什么结论? 密度的概念 一.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比值定义法) 二.密度公式 质量 密度 = —— 体积 m ρ = —— V 求质量 m﹦ρV 四、换算关系: 二者的换算关系式即为:1 g/cm3=103 kg/m3 单位: 千克/米3 克/厘米3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kg/m3 g/cm3 三.密度的单位: g/cm3 kg/m3 大单位 小单位 ×103 ÷103 温馨提示:二者进率为1000 水的密度: ρ水=1.0×103 kg∕m3 物理意义是: 体积为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ρ 水=1.0×103 kg∕m3= g∕cm3 牛刀小试 铝的密度为 2.7 g/cm3 = kg∕m3 1.0 2.7×103 3、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密度不同。如冰和水。 1、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 1.标度单位: 毫升 mL (ml) 1 mL = 1 cm3 ①测量液体体积,如下左图水的体积为40 ml 量筒的使用 ml 2.量筒的作用 ②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石块的体积 二、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