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doc

发布:2017-01-02约6.3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0904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承担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任务,2003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委级重点学科点。本学科专业内容涉及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其应用,主要领域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辐射、散射的理论和技术,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系统的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及应用,以及环境电磁学、光电子学、电磁兼容等交叉学科内容。多年来在多种军事和国民经济应用的推动下,本学科在天线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电磁隐身技术、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与电磁仿真技术、微波毫米波系统工程与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主要研究方向有: 1.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设计、研究、开发高精度、高效率电磁计算算法;研究高效精确电磁计算算法在目标特性、微波成像及遥感、电磁环境预测、天线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2.微波/毫米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有源元器件与电路模型、与微电子、微机械工艺相关的材料器件等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提取;研究低相噪频率源技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基于微机械(MEMS)的微波/毫米波开关、移相器和滤波器设计。 3.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散射和逆散射算法,军事装备目标特性测试技术,隐身目标测试技术,目标散射中心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轻质、宽频、自适应智能隐身材料。 4.微波/毫米波系统理论与集成应用技术:设计、研究、开发特殊环境下的微波/毫米波系统;研究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研究天线设计理论与技术。 ? 一、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掌握相应的实验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学风端正,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教学或管理等工作。 ?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   21-000001-001-09 科学技术哲学 54 2 1、2 考试 全部必选 21-000001-00*-0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1、2 考试 21-000002-00*-13 第一外国语(外语Ⅰ) 54+54 2 1、2 考试 21-000003-001-07 数值分析 36 2 1 考试 任选一门 21-000003-004-07 矩阵分析 36 2 1 考试 21-000003-006-07 应用泛函分析 54 3 1 考试 21-000003-010-07 数学物理方法 54 3 1 考试 21-080904-001-01 高等电磁场理论 54 3 1 考试 全部必选 21-080904-002-01 现代微波网络基础 36 2 1 考试 21-080904-003-01 电波与天线 36 2 2 考试 任选二门 21-080904-004-01 微波电路CAD 36 2 2 考试 21-080904-005-01 微波集成电路基础 36 2 2 考试 选修课 20-080904-001-01 宽带信号产生理论与技术 36 2 2 考试 ? 20-080904-002-01 阵列天线分析与综合 36 2 2 考试 20-080904-003-01 电磁兼容原理 36 2 2 考试 20-080904-004-01 电磁边值问题的并矢格林函数 36 2 2 考试 20-080904-005-01 集成锁相环路原理及应用 36 2 1 考试 20-080904-006-01 数字式微波接收机理论与应用 36 2 2 考试 20-080904-007-01 微波通信技术 36 2 2 考试 20-080904-008-01 现代无线导航定位技术 36 2 2 考试 20-080904-009-01 微波通信电路与系统实验 36 2 1 考试 20-080904-010-01 微波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 36 2 2 考试 ? 三、必修环节 1.文献综述报告(1学分):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要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和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参考文献应在20篇以上,文献综述报告要反映国际和国内在本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报告可以和开题报告结合起来进行,文献综述报告应不少于4000字。 2.学术活动(1学分):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或学位论文阶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