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翠翠——如何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doc

发布:2017-03-14约小于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摘 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从教材的应用,如何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字:高效课堂 导学案 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下面我就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来谈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一、理解课标、吃透教材是前提 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脉络,吃透教材的重难点,灵活运用教材,比方说信息技术基础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集成、评价、安全等为线索的,在进行教材处理上就可以从整体考虑,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大任务,以一个主题贯穿整个课程,再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课。 二、课前准备是基础 (1)精心设计导学案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的方式,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不愿意自己主动去探究、去学习,他们想从老师那里的到现成的答案,这是多年来学生形成的一种习惯,但信息技术又是一门知识更新比较快的学科,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提升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合理利用导学案,让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师以学定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克服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逐渐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导学案开展自学训练,持之以恒。 导学案是学生自学的依据,是探究的抓手,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因此课前要根据学情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中要有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自学的学习材料,有学习方法指导,有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有操作性强的学习任务,有学生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自我评价等。 (2)弹性预设,把握生成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乃至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只有做到对课堂的精心预设,才能够提高学生动态生成的有效性与教师应对动态生成的从容自如,使课堂呈现出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