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2003—2013考研真题.pdf

发布:2017-09-27约2.23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2003—2013考研真题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2003—2013考研真题 2013学硕 (回忆版) 新闻传播史 (634) 一、名词解释 知识税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拒检运动 新生事件 重庆各报联合版 二、简答 1、民国初年报业繁荣的原因。 2、叙述 1986年默多克的国际公司搬出舰队街这一事件及意义。 3、简述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事件。 4、 《新华日报》的办报意义以及对后来的办报活动有何借鉴? 5、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的改革措施。 三、论述 1、范长江的西北采写活动及意义,以及对当代新闻记者作风的启示。 2、什么是高级报纸,结合 《纽约时报》的新闻实践谈谈高级报纸的宗旨和发展前景。 新闻传播理论 (873) 一、名词解释 元传播 Web2.0 基模 拟态环境 新闻选择 二、简答 1、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 2、我国数字电视的三步走战略。 三、阐述 1、我国传播体制及其基本内容。 2、社会责任论的要求。 四、案例题 1、结合案例分析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学的区别。 2、用群体传播理论及传播效果理论分析材料(中国好声音)。 Arnold+ 1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2003—2013考研真题 2012学硕 新闻传播史(634) 一、名词解释(25) 苏报案 葵丑报灾 拒检运动 曾格案件 高级报纸 二、简答(75) 1、简述《民报》与《新民从报》大论战的主要内容、结果及意义。 2、什么是 “韬奋精神”?邹韬奋的报刊思想主要有哪些? 3、我国新闻工作在 “五四”时期有何重大改革? 4、简述黄色新闻的起源及主要特征。 5、简述《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三、论述(50) 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主要经过、影响,谈谈这一运动对今天中国媒体新闻实践的启 示。 新闻传播理论(873) 一、名词解释(30) 群体传播 二级传播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 技术 “中性”论 两面提示 二、简答(20) 1、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要点? 2、媒介素养包括了哪几方面的能力? 三、简述题(50) 1、当代中国受众群体对信息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在一篇新闻中,恩特曼认为新闻框架主要是通过哪些要素呈现出来的。 四、案例分析题 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运动新闻学有关新技术和新媒体理论加以分析: 2011年月25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在新浪微博设立的“随手 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仅开博10余天,就吸引57万多网名。参与“微博打拐”活动的 既有冯小刚、姚晨等微博名人和他们的分数,也有无数胸中充满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网友。各 种职业各种身份的社会公众在 “打拐”一事上形成了最大程度的共识。2011年4月《凤凰 周刊》的记者邓飞在微博发起了 “免费午餐计划”,联合了500多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 媒体,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活动进行了半年多,筹集到了2000多 万善款,覆盖了11个省市中的 100个学校。2011年 10月13 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 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辗压, 为了拯救重伤的小悦悦,网民在网上发起“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活动,小悦悦很快收到了 大量捐款和救治。贴近百姓、服务公众、弘扬正气、促进和谐将是新媒体未来发展的趋势和 Arnold+ 2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2003—2013考研真题 方向,并且将由点及面,更加深切地影响社会生活,发货处神经中枢的作用。 2、运动传播学中集合行为的信息流动理论和 “第三人效果”理论分析下面一段材料: 2011年3月11 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核辐射等危 机层层推进,也使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恐慌。一条“吃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忽然 传遍大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