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实验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叉车实验指导书
篇一:叉车实验指导书
叉车操作实验指导书
编制 雷智翔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轮式工程机械总体结构、布局。
2、 熟悉轮式工程机械走行、转向、制动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3、 熟悉工程机械液压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
CPQ-1、CPQ-5内燃叉车各一辆;5m卷尺及50m卷尺各一个;量角器一个。 三:实验要求:
1、 有开阔实验场地50m*50m内无障碍物。
2、 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实验,其中一人操作,一人测量,两人观察。行驶实习
时须有教师在驾驶台上,五米之内无人。液压系统操作时须拉上手制动。 四:实验步骤:
1、 叉车结构认知:
a、 观察叉车的底盘、内燃机、工作装置等总成,认识其结构特点,记录其主
要参数,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b、 观察叉车转向桥工作,了解转向桥工作原理。
2、 叉车行驶实习:
a、 以二十米为一区间,驾驶叉车来回行驶,以了解叉车行驶性能。 b、 按指导教师要求,进行制动、转向操作,以了解叉车走行控制特点。
3、 工作装置操作实习:
a、 操作液压换向阀,按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工作装置的空载操作实验。先操
作门架摆动油缸,使门架作前摆和后摆动作,测出其最大前摆角和最大后摆角。再操作顶升油缸,使货叉上升至最高端,测出其最大举高,再使货叉降至正常位置。画出液压装置工作原理图。
b、 在教师指导下,驾驶叉车进行实物举升操作,了解叉车实际操作中走行系
统和举升系统配合操作动作要领。
五:思考:
1、 叉车转向系统与卡车转向系统结构上和性能上有何不同?
2、 如何提高叉车工作中驾驶员的视野?
3、 叉车如何保证工作时的平衡性。
叉车驾驶实验指导书 - 1 -
篇二:《叉车驾驶技术》实训指导书
《叉车驾驶技术》课程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叉车驾驶技术》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叉车是仓库最
常用的设备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充分掌握叉车的技术技能,能够提高仓库的出入库水平和保管水平。本课程能够适应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专业的需求,突出特色和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内容对口,难易适度,应用能力强。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流仓储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增强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和亲自动手能力。
实训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实际操作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对物流管理的认识逐步从感性变为理性并上升为实际的实践业务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能从事具体物流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指导书的适用对象
本指导书供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叉车驾驶技术》课程使用。 三、实训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实训课时为12学时,具体实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下表:
四、考核方式
本实训任务的考核类型分为考核和评价二种,以学生任务操作,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根据课程总体考核安排,本实训中任务2叉车的维护及保养考核评分占课程总评分的50%,任务4叉车行驶操作、任务5叉车倒库操作的考核评分占课程总评分的30%。
实训一:熟悉叉车的总体构造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让学生掌握叉车的总体构造,了解叉车作业的形式与过程和认识各个仪表和操作机构与手柄位置,知道其用处和作用。
二、实训时间 2学时
三、实训场地(设备) 物流实训室 四、实训内容
先由老师讲解叉车的构造,学生了解叉车的构造,再由老师演示叉车的使用,然后由学生分工合作进行操作模拟
五、实训方法与步骤 具体实训步骤如下:
步骤1:教师根据叉车实体讲解介绍叉车的总体结构。 步骤2:教师演示叉车作业的形式与过程,并向学生提问。
步骤3:教师介绍叉车各个仪表和操作机构与手柄位置,和其用处和作用。 步骤4:学生对叉车各个仪表和操作机构与手柄位置,和其用处和作用进行实际操作。
六、考核方法与标准:
1.考核方法:根据各小组的参与程度及练习程度,及教师的观察。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1)在实训任务中,合理分配角色,并积极完成相应角色工作内容 (2)能够明确叉车的总体构造 (3)能够明确叉车作业的形式与过程
(4)能够认识各个仪表和操作机构与手柄位置,知道其用处和作用 (5)能够顺利完成实训任务,并能够准确完成相应内容
实训二:叉车的维护及保养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掌握叉车的维护及保养的内容、叉车日常维护保养作业的操作方法和常用维护保养设备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实训时间 2学时
三、实训场地(设备) 物流实训室 四、实训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场地,通过教学演示使学生掌握叉车维护及保养作业的工作流程及内容。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