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新媒体语言的态度及对策-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待新媒体语言的态度及对策-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新媒体的日益普及, 催生和繁荣了新媒体语言.新媒体流行语不仅丰富了日常生活的语言,拉近了民众与语言话语权之间的距离,甚至对主流官方媒体语言使用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定义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 一般认为新媒体是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其表现形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就目前来说, 新媒体是以网络、手机、 移动电视和交互性电视为主要代表的新兴媒体.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新媒体对语言传播的影响 1.自媒体---草根化特点凸显 网络媒体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尤其随着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人们走进了一个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够担任语言创造者,都成为造词家.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社会大众个体的语言创造力从未像如今这样得到张扬, 语言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新词语的出现速度从未像现今迅猛,尤其是那些带有鲜明草根色彩的新词语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传播迅速、影响广泛. 近些年来,词缀~族、~门、~奴、~男、~女、~客、~二代等使用率居高不下,呈现了一种羊群效应.正是这种原因,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形成几个比较大的新词语的词语群. 2.词媒体---词语 化与信息浓缩化 随着互联网的建设,我们已然进入信息时代. 这一时代的特点使信息呈 式向社会大众袭来. 但是,时间有限、空间有限、人脑有限和资源有限,为了高效便捷地传递信息,为了长期储存、记忆信息,为了最大化实现信息价值,作为信息重要载体的语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一个 或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人们不再是循规蹈矩地用旧有词语去描述它,而是将之代码化---概括成一个新词,这就形成这个时代新词语的三个特点:一是新词语以表 、表社会现象居多;二是新词语表达的信息浓缩度极高,每一个类似的新词语背后都有 ,或是一道特别的社会风景;三是新词语的退隐、消亡也比较迅速.用词语来记录历史、描述社会、反映生活,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文互动百科就将自己的网站定位为词媒体. 词媒体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息社会语言变化的特点,也反映了凸显语言变化的新词语的特点. 流行语或新词的传播离不开新媒体的 推波助澜,主要集中于新兴网络形式,如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电视媒体中的娱乐节目和影视节目(电视剧、电影)和大型的纸质媒体. 各种传媒通过热词、热字、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愈演愈烈,有媒体大胆宣言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迈入热词或词媒体的时代. 二、新媒体语言的特征 (一)性质和特征 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 新媒体语言具有简要明晰、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标新立异等特征. 新闻传播学界则赋予了其更为丰富的价值内涵,认为它在新闻 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它们的传播是话语的表达和 的释放. 就其稳固性来说,新媒体语言的稳固性并不如传统语言那么稳固.用词语来记录历史、描述社会、反映生活,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人们用新的概括化的词语来见证社会 ,随着 淡出人们的视线,与此 相关的词语必然也会渐渐退出流行语的行列,除非该词语能够普遍适用于其他相关联的并且会一直存在或是不时出现的现象,如果不能就只能等待着人们因为某一次 再一次记起这个词语, 甚至还有可能掀起另一股高潮. 从能产性来看, 新媒体语言具有无可比拟的能产性,使得某一个新词语出现后往往能够发展成为一个词族,而最先出现的词语或是词语中的某个语素就成为这一个词族的词缀. 就普遍性而言,新媒体语言因为载体的广泛使用而被大量传播, 有些最终成为流行语,甚至被载入词典.某个新词语从出现到流行(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会经历或长或短的时间,但大部分新媒体语言都能够最终达到这样的效果. (二)生成机制 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看,对新媒体语言的流行传播,在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基础上,新闻传播学又将相关学科理论,如受众理论、编码和解码等加入了新媒体语言生成机制中考量.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有学者认为新媒体语言作为依托新兴媒体产生的新兴事物有其必然性;[13]而英国着名学者卡茨在其着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来着名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则阐述了网络语言满足了受众彰显个性、追求自我、不断创新的心理需求. 刘国强和袁光峰则以热词躲猫猫为个案,指出躲猫猫作为话语权出台后,网民赋予其新的所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