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床合理安排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眼科病床合理安排的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某医院眼科在一定时期内病床的实际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床位工作效率指数情况的综合分析、对病床排队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对病人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处理;最后建立了眼科住院安排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了门诊挂号商推算和电子化住院模式,运用排列组合对预住院病人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检测,建立了眼科病床合理利用评价体系。表明该模型简便直观,且能更大限度的优化眼科病床利用率,可使患者的就医得到改善,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对医院病房管理的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床位预测 商推算 分配优先等级 床位需求数
1、问题的背景及重述
1.1 问题的背景
医院就医排队是存在于医院中很普遍的问题,在医院进行各种治疗活动都因为排队而耗费了病人许多时间。如某医院眼科,该医院眼科门诊每天开放,住院部共有病床79张。该医院眼科手术主要分四大类:白内障、视网膜疾病、青光眼和外伤白内障每周一、三做手术,此类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需1、2天。周一先做一只,周三再做另一只。其他眼科疾病比较复杂手术时间可根据需要安排,一般不安排在周一、周三。通常情况下白内障手术与其他眼科手术(急症除外)不安排在同一天做。当前该住院部对非急症病人是按照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规则安排住院,但等待住院病人队列却越来越长帮助解决该院的病床合理安排问题,以提高对医院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所有病人在系统内的平均逗留时间(含等待入院及住院时间)最短
2、问题的假设
2.1在某一时间区间内到达的患者数的概率只与这段时间的长度和患者数有关;
2.2 不相交的时间区间内到达的患者数是相互独立的;
2.3 在同时间点上就诊或手术最多到达1个患者, 不存在同时到达2个以上患者的情况;
2.4 在有限的时间区间内只能到达有限个患者, 不可能有无限个患者到达.
2.5 排队规则服从等待制:患者到达时,如果所有服务台都没有空闲,他们就排队等待对非急症病人是按照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规则安排住院时不考虑。M: 每天可安排病人数
N: 一星期可安排病人数量
c: 出院人数
q: 转往他科数
t: 转往同类数
p: 平均开房床位数
x: 床位效率指数
s: 期内床位实际周转次数
b: 期内标准床位实际周转次数
y: 床位使用率
z: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r: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w: 平均病房使用率
d: 眼科病人类型数
: 各类型病人床位使用率
: 单类病人平均住院日
4 眼科病床合理利用评价体系
4.1 眼科病床合理利用体系的确定
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是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通常很多医院对于病床使用情况都采用病床使用效率或者病床周转次数。它既反映工作量 ,又涉及到经济效益问题。病床使用效率病和床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 (式1)
…………… (式2)
我们通过对该眼科医院近期收集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
表1 病床使用效率-病床周转次数表
日期 c p z r s y 7-24至8-2 22 79 747 790 0.2785 94.56% 8-3至8-12 75 79 808 790 0.9494 102.28% 8-13至8-22 75 79 704 790 0.9494 89.11% 8-23至9-1 90 79 757 790 1.1392 95.82%
通过上表数据,我们可以作出一个
图1床位使用效率及床位周转次数折线图
通过分析图1,在该眼科现状下,病床使用效率和病床周转次数都难以全面评价优劣。因此,我们在此引入病床工作效率指数这一综合性指标。病床工作效率指数是将床位使用的负荷指标床位使用率和效率指标床位周转次数 ,通过数学处理 ,使两者合并数值趋向“1”,并以“1”为判断标准 ,来分析床位使用的效率状况。计算方法:
病床工作效率指数的数学模型为
…………(式3)
就表1数据,我们加入病床工作效率指数可得到
表2 病床使用效率-病床周转次数表-病床工作效率指数表
该眼科2008-07-24至2008-09-01床位工作效率情况分析表2 日期 c p z r s y x 效率分析 7-24至8-2 22 79 747 790 0.2785 94.56% 0.1505 低 8-3至8-12 75 79 808 790 0.9494 102.28% 0.5549 低 8-13至8-22 75 79 704 790 0.9494 89.11% 0.4834 低 8-23至9-1 90 79 757 790 1.139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