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工程勘测.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共108页道路交通工程勘测第2页/共108页一、立体交叉的组成1.跨线构造物:是立交实现车流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包括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以及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2.正线:是组成立交的主体,指相交道路的直行车道。3.匝道:指供上下相交的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4.出口和入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5.变速车道: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称变速车道。出口端为减速车道,入口段为加速车道。第3页/共108页二、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主要区别1.公路立交:一般附设收费站,两立交间距较大,地物障碍少,用地较松,多采用地上明沟排水系统,常用立交形式简单,但因匝道计算行车速度相对较高,立交占地较大,以二层式为主。2.城市立交:一般不收费,相邻立交间距较小,需要合理解决庞大的自行车流和行人交通,用地较紧,受地上或地下各种管线及建筑物影响大,拆迁费用高,多采用地下暗管排水并与城市排水系统连接,注重美观,做成多层形。第4页/共108页第二节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一、按结构物形式分类 1.上跨式: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交叉方式。特点:施工方便,造价较低,排水易处理,但占地大,引道较长,高架桥影响视线和市容,宜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 2.下穿式: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叉方式。特点:占地较少,立面易处理,对视线和市容影响小,但施工期较长,造价较高,排水困难。多用于市区。第5页/共108页二、按交通功能分类 (一)分离式立交 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 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 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第6页/共108页二、按交通功能分类 (一)分离式立交 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叉方式。 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 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 (二)互通式立交 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 特点: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 第7页/共108页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及平面布置方式 1.部分互通式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适用条件: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代表形式:菱形立交 部分苜蓿叶式立交等。 三路立交 四路立交 第8页/共108页(2)部分苜蓿叶式立交 第9页/共108页(2)部分苜蓿叶式立交 第10页/共108页2.完全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匝道数与转弯方向数相等,各转向都有专用匝道。适用条件:高速道路之间及高速道路与其它高等级道路相交。代表形式:喇叭形、苜蓿叶形、y形、X形等。 1)喇叭形立交: 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入主线(或正线) 第11页/共108页 1)喇叭形立交: 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出主线(或正线) 第12页/共108页2)苜蓿叶式立交: 第13页/共108页2)苜蓿叶式立交: (带集散车道形) 第14页/共108页3)子叶式立交: 第15页/共108页 4)Y形立交: 定向Y形 第16页/共108页 4)Y形立交: 半定向Y形 第17页/共108页5)X形立交:又称半定向式立交第18页/共108页5)X形立交:又称半定向式立交对角左转匝道拉开布置 第19页/共108页 3.环形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织路段的交叉 。三路立交 第20页/共108页 3.环形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织路段的交叉 。四路立交 第21页/共108页 3.环形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织路段的交叉 。多路立交 第22页/共108页第三节 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 一、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 (一)立交位置的选定一般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地质良好、拆迁较少及相交道路具有较高的平纵线形指标处。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定立体交叉的位置1.相交道路等级2.相交道路的性质3.相交道路的任务4.相交道路的交通量5.人口数量6.地形条件7.经济条件第23页/共108页(二)立交的间距 确定礼教的间距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满足交通密度的要求2.满足交织段长度的要求3.满足设置交通标志和信号的要求4.驾驶员操作顺适的要求对于互通式立交,公路:在大城市、重要工业区周围为5km~10km,最大间距不超过20km;一般地区为15km~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