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生物 选修1泡菜的制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泡菜的制作 *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3 一.原理: 乳酸菌发酵 1.结构: 原核(细菌) 2.繁殖: 分裂生殖 3.代谢: 异养厌氧 4.分布: 空气、土壤、植物体表、 人或动物的肠道 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 5.种类: C6H12O6→ 2C3H6O3 +能量 酶 (制作酸奶) 二.泡菜的制作过程 1.准备蔬菜: 挑→洗→晾→切 2.配置盐水: 水盐比约为4∶1 煮沸冷却 3.装坛: 一半时加香辛料 八成时加盐水 压(盐水没过菜料) 4.盖盖,水封 注意控制: 时间、温度、食盐的用量 压 封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忌油 三.亚硝酸盐 1.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食品添加剂 2.危害: 0.3~0.5g中毒 3g死亡 3.代谢: 随尿排出 一定温度、pH、微生物的作用下, 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4.卫生标准: 肉不超过30mg/kg 酱腌菜不超过20mg/kg 婴儿不超过2mg/kg 四.泡菜中的亚硝酸盐 1.产生: 2.含量变化: 规律: 原因: 3.鉴定: ⑴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 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呈玫瑰红色 ⑵方法: 比色法 ⑶过程: 氧气 硝酸盐 硝酸还原菌 亚硝酸盐 制备标准显色液 制备样品处理液 1.泡菜汁+ 蒸馏水 + 提取剂 摇床振荡1h 2.加氢氧化钠定容,过滤 3.取滤液,加氢氧化铝定容 泡菜 雪菜 榨菜 振荡 过滤 (氯化镉、氯化钡) 酸性 增加亚硝酸盐的溶解度 中和过多的酸 除去溶液中的色素 显色 滤液 +对氨基苯磺酸 +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与标准显色液比较,记录对应的亚硝酸钠的含量 标准液 样液 分光光度计 (550nm) 比色 计算 制作酸奶 含抗生素的牛奶 能否制成酸奶? 杀灭细菌 含盐量 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时间(天)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