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nagallis arvensis L. 琉璃繁缕,报春花科。 全草:用作祛痰剂和刺激剂。 全草液汁:口服治疗水肿、麻风、狂犬病。 ——印度民族药
16.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Wallich ex Nees 穿心莲,爵床科。 全草:糊膏剂内服,每次20毫升,每天2次,共2~4天,治疗疟疾和肝病;每次50毫升,每2小时一次,每天3~4次,治疗毒蛇咬伤。 ——印度民族药
17. Anisomeles indica (L.) Kuntze 印度广防风,唇形科。 全草:煎剂用于治疗神经疾病和慢性发烧。 ——印度民族药
18. Anogeissus latifolia Wall. 阔叶榆绿木,使君子科。 根:捣碎与芥子油共热,治疗龉齿和牙痛。 ——印度民族药
19. Argemone mexicana L. 蓟罂粟,罂粟科。 植物汁:口服20毫升3~4天,治疗黄疸;局部用于治疗慢性皮肤病和风湿病、牙痛和疥疮。 ——印度民族药
20. Argyreia nervosa (Burm. f.) Bojer 美丽银背藤,旋花科。 叶:泥罨剂用于治疗创伤和皮肤病。 ——印度民族药
21. Asparagus racemosus Willd. 总序天冬,百合科。 根:干粉每天5~10克用于催欲、强壮、催乳、肝病、黄疸。 ——印度民族药
Atylosia scarabeoides (L.) Benth. 蔓草木豆,豆科。 全草:煎剂内服用于腹泻、痢疾和产妇康复;与椰子油调制外用治疗脱发。 ——印度民族药
24. 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 印度楝,楝科。 根和茎的皮:外用治疗各种皮肤病。 花:用于强壮、健胃。 成熟果实:用于通便、杀虫、消毒。 种子油:用于收敛、麻风、痔疮、头虱、鼠疫。 鲜叶:苦味用于健胃、疟疾、发烧。 枝叶:内服清洁血液。 ——印度民族药
Barleria prionitis L. 黄叶假杜鹃,爵床科。 植物汁:20毫升每天两次,服3~4天,治疗百日咳。 叶:用于牙痛、风湿病。 ——印度民族药
27. Bauhinia racemosa Lam. 总状花羊蹄甲,豆科。 树皮:粉末10克或煎剂20毫升内服,每天2次,治疗痢疾和腹泻。 ——印度民族药
28. Bauhinia vahli Wight and Arn. 瓦尔羊蹄甲,豆科。 茎皮:煎剂20毫升口服,治疗慢性胃痛、痢疾、霍乱。 花:口服用作堕胎药。 ——印度民族药
29. Bauhinia variegata L. 羊蹄甲,豆科。 茎皮:浸剂20毫升口服每天2次,用于治疗痢疾、麻风、梅毒和其它皮肤病。 ——印度民族药
30. Begonia picta Smith 樟木秋海棠,秋海棠科。 鲜叶:15~20片连续咀嚼,积聚唾液定时吐出,治疗口腔和舌头溃疡。 ——印度民族药
31. Bidens biternata (Lour.) Merr. and Sherff 金盏银盘,菊科。 叶:糊剂外敷,治疗刀伤和创伤;浸剂每晨20毫升内服用作强壮剂。 种子(瘦果):用作开胃药。 ——印度民族药
32. 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 感应草,酢浆草科。 全草:糊剂外敷颚部治疗头痛。 ——印度民族药 33. Blumea bifoliata DC. 二叶艾纳香,菊科。 全草:糊剂外敷,用于刀伤、创伤、消毒、止血。 ——印度民族药
34. Boerhavia diffusa L. 黄细心,紫茉莉科。 根:利尿、通便,用于治疗泌尿、肾脏和心脏疾病。 叶: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