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量事故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

发布:2017-02-02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量事故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 要]测量工作由于受到作业环境人员条件和仪器精度的影响,常常会发生一些错误这些因素必须去了解,并有效的解决,方可使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减至最少本文从仪器的使用起算数据导线测量及计算成果等几个方面入手介绍一些常见易发生的测量事故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测量事故成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78-01   测量工作是由观测者使用某种仪器工具,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的不论观测者多么认真,技术多么熟练,使用的仪器多么精密,观测方法多么合理,但对同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其结果总是有差异的如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个观测角的和往往不等于180°测量误差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测量人员,只要进行测量,无论采用何种仪器,精度多高,都会产生误差下面就详细的介绍测量的误差   一、误差的产生   测量事故的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三种   1.系统误差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出现的误差在数值符号上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它是由仪器制造或校正不完善观测者生理习性及观测时的外界条件等因素引起的如用名义长度为20m而实际长度为19.99m的钢卷尺丈量距离,每丈量一尺段,就有将距离量长1cm的误差,这种量距误差,其数值和符号不变,且丈量的距离越长,误差越大因此,系统误差在观测成果中具有累计的特性   2.偶然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会出现测量值时而偏大,时而偏小的误差现象,这种类型的误差叫做偶然误差我们知道偶然误差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符号不同的小误差的组合集合体,但从每一个小误差出现的概率来看,没有任何规律,而呈现偶然性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例如读数时,视线的位置不正确,测量点的位置不准确,实验仪器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电压不稳定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微小变化,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微小的,而且难以确定某个因素产生的具体影响的大小,因此偶然误差难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但是经过大量实验表明,在相同情况下,对某量进行多次的观测,所出现的大量偶然误差同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观测次数越多,偶然误差出现的规律性就越强   3.粗差   粗差是指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超过规定限差值的误差对于粗差,应当分析原因,通过补测等方法加以消除例如观测时大数读错,计算机输入数据错误,控制网起始数据错误等   二、测量误差的来源   要使测量准确可靠,必须减小误差;要控制误差,必须了解误差的来源常见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三方面:测验自身施测过程受测者   1测验自身引起的误差   测验自身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验的编制过程,其中项目取样影响最大测验所要测量的内容是什么,测验的项目能否代表这些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当测验的项目较少而取样缺乏代表性时,被试的反应很难代表其真实水平对于有些类型的项目,例如是非题选择题,被试可能凭猜测作答,从而降低分数的可靠性此外,题目用词模棱两可,或对要求叙述不清等,也都会带来误差   2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   在测验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很多,如测试环境时间主试者意外干扰评分记分等   1测试环境   施测现场的温度光线桌面高低好坏等对被试都有影响例如在测试过程中,光线充足,有利于被试正常地作答;光线暗淡,则会影响作答的效果   2测试时间   时间安排也是影响测试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时间安排不当或时限不统一,必然会引起测验结果的改变   3主试因素   主试的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表情动作对测验过程的熟悉程度等都能影响测验的结果如果不按照规定施测,如给予暗示制造紧张气氛等都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4意外干扰   在测试环境复杂,特别是当被试人数较多时,可能发生意外情况例如:停电有人生病作弊等等,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有效地控制测验实施中的误差,主试应该严格地遵守标准化的程序施测和评卷记分,不得随意改动和发挥   三误差的表示   测量工作除了对一个未知量进行多次观测求出最后的结果外,还必须对测量结果的精度作出评定所谓精度,就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也就是指离散度的大小假如两组观测成果的误差分布相同,便是两组观测成果的精度相同;反之,若误差分布不同,则精度也就不同我国评定精度的标准,常用的有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三种。   四误差的处理方法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测量结果向一个方向偏离,其数值按一定规律变化我们应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系统误差的特点,找出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降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