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 业 论 文
煤矿顶板事故分析摘 要
通过对2004—2008 年的5 年间全国煤矿顶板事故统计资料分析,总结了全国煤矿顶板事故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乡镇集体三类煤矿和不同省区、不同作业场所、不同月份顶板事故发生情况。
从数据分析可知,冒顶引起的伤亡事故,在煤矿伤亡事故中占很大的比重。开展防止冒顶事故的对策研究,对大幅度降低煤矿伤亡事故,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顶板事故的相关情况及其原因,提出了今后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煤矿;顶板事故;统计分析;预防措施
摘 要 2
1、煤层的顶底板概述 3
2、煤矿顶板事故统计分析 4
2.1煤矿顶板事故变化趋势 4
2.2 不同类型煤矿顶板事故情况 4
2.3 不同省区煤矿顶板事故情况 5
2.4 不同作业场所顶板事故发生情况 6
2.5 不同月份顶板事故发生情况 6
3 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主要因素 7
3.1采场围岩对矿山压力和顶板管理的影响 7
3.2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技术因素 7
3.3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地质因素 9
4防范措施 9
4.1对开采煤层的矿压观测 9
4.2 合理布置区段顺糟有利于顶板管理 10
4.3根据顶板岩性,合理选用支架形式及采煤工艺 10
4.4 其他防范措施 12
5、结语 12
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在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经常有突然涌水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和大面积冒顶等灾害的侵扰。其中,顶板事故则是影响工作面生产的一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对顶板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掌握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摸清事故发生规律,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2、煤矿顶板事故统计分析
2.1煤矿顶板事故变化趋势
2004- 2008 年的 5 年间,全国煤矿共发生顶板事故7754 起死亡9009 人,分别占同期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14267 起,死亡23712人)的543%和380%。5年间,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由2004 年的 1985 起、死亡2309 人,逐步下降到2008年1032 起、1222 人,下降了480%和47 1%,见图1。
图1 2004-2008 年煤矿顶板事故起数变化情况
2.2 不同类型煤矿顶板事故情况
在2004- 2008 年的5 年间,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乡镇集体三类煤矿发生顶板事故的情况如下:
⑴国有重点煤矿。5年间国有重点煤矿顶板事故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由2004年的170起、死亡189人,下降到 2008年91 起、128 人,分别下降了 46. 5%和 32. 3%。平均每年国有重点煤矿发生顶板事故140 起,死亡165人,分别占国有重点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 6%和23.7%。
⑵国有地方煤矿。5 年间国有地方煤矿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由 2004 年的 323 起、死亡362 人,下降到 2008 年的 103 起、120 人,分别下降了68.1%和66.9%。平均每年发生顶板事故199 起,死亡230人,分别占国有地方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 51. 2%和40.9%。
⑶乡镇个体煤矿。5 年间乡镇个体煤矿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由2004 年的1493 起、死亡1760 人, 下降到 2008 年 838 起、974 人,分别下降了43.9%和44.7%。平均每年发生顶板事故1012 起,死亡1408,分别占乡镇个体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7. 9%和 40. 4%。
总的说来,这 5年时间里,在三类煤矿中,虽然国有地方煤矿顶板事故下降幅度最大,但乡镇个体煤矿顶板事故的下降幅度也高于国有重点煤矿,究其原因,主要是这5 年的时间里,通过强有力的整顿关闭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乡镇个体煤矿开采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
2.3 不同省区煤矿顶板事故情况
不同省区煤矿顶板事故灾害的严重情况也不尽相同,2006- 2008 年 3 年间发生顶板事故最多的是贵州省,平均每年发生顶板事故 215 起、死亡244 人。其次是四川省,发生 213 起、死亡 232人,居第三位的是重庆,发生 154 起、死亡 167人,图2 为部分省区煤矿 2006- 2008 年 3 年间每年平均顶板事故发生情况。
图2 2006-2008 年部分省区煤矿年平均顶板事故
根据2006- 2008 年3 年间全国平均煤炭产量计算,全国煤矿顶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0 .613。其中顶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最高的省区是:重庆市为 5. 946;湖北省为 5. 227;湖南省为3. 041,四川省为 3. 019。顶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最低的省区是:内蒙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