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构成中,事业单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事业单位一方面代表着政府所承担的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服务、监督等职能作用,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中参与着经济建设。预算管理与控制作为内部控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逐渐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有效的预算管理对于正确引导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向、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防止对财政资金的违规调用等有着积极地作用。本文将就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努力探寻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转奠定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的各项事业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在各项改革的大潮中拉开了帷幕,并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国事业单位主要是以公共服务、政府职能作为主要宗旨的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它们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社会提供服务,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事业单位的发展身兼重任,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同时,还在带动社会公共服务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多年以来的特殊历史情况使得事业单位沉淀下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无法在满足新经济常态下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公益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在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主要就是对国家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因此,认真探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不仅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更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不难看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而这些弊端将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造成影响,并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一)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对其的预算要求都各不相同。特别是后两种事业单位在对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预算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如:某前身为房管所的事业单位,由于该单位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对该单位未进行预算管理,其主管部门也只考核其收支,未对其收支的明细进行预算管理。其内部自定的预算管理体系也流于形式,支出预算随意增减现象明显。究其实质除了当地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由于历史原因的管理缺位以外,主要是由于该单位的管理顶层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单位的中层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严重不足造成的。在目前我国的这种体制中,以官僚化的组织结构为主的事业单位中,领导的关注程度对于预算管理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位的高层领导不重视从而导致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整体上对预算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都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就是一种年初下达指标、年末进行考核的程序,忽视了对预算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二)预算管理目标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逐渐开始重视预算管理,并逐渐意识到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在实际预算管理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还停留在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预算的阶段,在编制预算时业务部门参与程度不够,甚至与完全不参与。编制预算时财务与业务之间缺乏密切联系,缺乏管理的主线,造成财务编制的预算目标与战略发展目标之间的链接存在较大的缝隙,这为事业单位的战略性发展与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缺乏对预算过程的管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大部分都未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的职能大都有财务部门承担,但基本上就是在履行单位领导的命令,或者将职权赋予了单位的领导。例如:有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部门主要是参与了单位的预算编制与考核这两头的管理工作,而对于预算的中间环节的管控过程参与度低,并未真正起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化监督职能和作用,这并不利于预算管理的实现。
(四)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才比较匮乏,大部分预算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并未设立专门的全职预算工作岗位。例如:某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主要是由单位的两名财务人员负责的,其他的兼职预算管理人员则分布在不同的处室和职能部门中,这些人的主要工作精力也是集中在其他岗位上。另外,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也缺乏连续性。如:某事业单位只是在2014年度开展了第一次大范围的大型的预算培训工作,但是在2015年,由于该单位的业务工作繁重,也就并未开展预算管理的培训,并未将预算管理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得以延续。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