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天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判断句:
???(一)?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
????基本形式:
????1、“……者,……也”。
????例: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者也”。
????例: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3、“……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4、“……,……也”?
????例: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5、“……也”????????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二)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1)、斯是陋室,惟吾德 。(《陋室铭》)
?????????2)、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例:1)、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
???(三)?还有一种情况是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根据上下文,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
二、 省略句:
?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主要有:
? 1、省略主语
?????例: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 3、省略宾语
?????例:1)、可以(之)一战(《曹刿论战》)
???????????2)、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 4、省略介词
?????????例:1)、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2)、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例: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三、 倒装句
1、主谓倒装。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这有两种情况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选。“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例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