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烈度表.xls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heet3
前寒武纪年代划分表
地质年代简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烈度
人的感觉
一般房屋
大多数房屋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指数
其他现象
加速度
速度
无感
室内个别人可感
室内少数人感觉到
室内少数人可感;室外少数人可感;少数人梦中惊醒
室内人普遍可感;室外多数人可感;多数人梦中惊醒
惊惶失措,仓惶逃走
大多数人仓惶逃出
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坐立不稳,行动的人可能摔跤
骑车人会摔倒;处不稳定状态的人会摔出必尺远,有抛起感
门窗轻微作响
门窗作响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
损坏:个别砖瓦掉落;墙体微细裂缝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但不妨碍使用
中等破坏:结构受损,需要修理
严重破坏:墙体龟裂、局部倒塌,修复困难
倒塌:大部倒塌,不堪修复
毁灭
0~0.1
0.11~0.30
0.31~0.50
0.51~0.70
0.71~0.90
0.91~1.00
悬挂物微动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不稳定器物翻倒
河岸或松软土上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沙冒水;地面上有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
河岸出现塌方;饱和砂层常见喷沙冒水;松软土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砖烟囱中等破坏
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大多数砖烟囱严重破坏
干裂土上有许多地方出现裂缝;基岩上可能出现裂缝;滑坡]塌方常见;砖烟囱出现倒塌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基岩上的拱桥毁坏;大多数砖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毁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山崩常见;基岩上拱桥毁坏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3 2~4 13 10~18 25 19~35 50 36~71 6 5~9 31 22~44 63 45~89 250 178~353 500 354~707 125 90~177
参考物理指标
地质年代简表
地质时代
距今年龄值/Ma
生物演化
宙
代
纪
显生宙
第四纪Q
新近纪N
古近纪E
白垩纪K
侏罗纪J
三叠纪T
二叠纪P
古生代Pz
中生代Mz
新生代Cz
石炭纪C
泥盆纪D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C
晚古生代Pz1
震旦纪Z
新元古代Pt3
太古宙AR
冥古宙HD
元古宙PT
人类出现
近代哺乳动物出现
被子植物出现
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两栖动物出现
节蕨植物出现、鱼类出现
裸蕨植物出现
无颌类出现
硬壳动物出现
裸露动物出现
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晚期生命出现,叠层石出现
晚古生代Pz2
中元古代Pt2
古元古代Pt1
新太古代Ar3
中太古代Ar2
古太古代Ar1
年代地层
宙
纪/Ma
生物演化
主要地质特征
国际地层方案 2000
古生代
寒武纪
后生动物阶段
小壳动物群
伊迪卡拉动物群,蠕虫、须腕动物群
新元古代
中元古代
古元古代
元古宙
太古宙
新太古代
中太古代
始太古代
古太古代
震旦纪
南华纪
青白口纪
宏观藻类植物群
原核生物阶段
蓟县纪
长城纪
滹沱纪
高级藻类
真核生物
低级生物
大气圈
构造阶段
沉积
富氧气圈>10%
贫氧气圈<10%
缺氧气圈
加里东阶段
晋宁阶段
吕梁阶段
生物沉积广布
冰川沉积膏盐沉积广布
可燃有机岩出现
蒸发盐出现
红层及碳酸盐出现
硅铁沉积广布
新元古III纪
成冰纪
拉伸纪
狭带纪
延展纪
盖层纪
固结纪
造山纪
层侵纪
成铁纪
真核生物阶段
3600
3200
2800
2500
3600
3200
2800
2500
1000
1400
1800
2300
800
680
543
540
1400
1200
1000
850
650
1600
1800
2050
2300
4600
3200
2800
2500
1800
1000
680
543
354
2.60
250
295
137
23.3
65
438
205
410
490
36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