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冒顶片帮的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预防冒顶片帮的措施
1、 加大攻关,深入研究地压变化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采矿方法,并严格执行,强化矿井后期管理,逐步建立本质安全型数字化矿山。
2、针对顶板岩石较破碎区域,要使用长锚索、短锚杆、挂网、喷浆、圆木、钢架、混凝土等支护。
3、进入工作面,要先敲帮问顶,排除顶板和两帮的浮石。
4、工作开始前,要仔细检查采场是否有合理的支架规格和支护密度。
5、认真做好回柱放顶工作,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6、利用木楔法、标记法、信号柱法、震动法等顶板冒落的观测方法,防止出现冒顶片帮事故。
7、在不稳固的岩层中掘进井巷,应进行支护。在松软或流砂岩层中掘进,永久性支护至掘进工作面之间,应架设临时支护或特殊支护。
8、必须建立顶板管理制度。对顶板不稳定的采场,应有专人负责检查;
9、工程地质复杂、有地压活动的矿山,应该遵守下列规定:
(1)设立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地压管理工作,及时进行现场监测,做
10、支护管理规定
支护施工必须有严格的技术设计要求和施工管理要求
第条 在不稳固的岩层中掘进水平与倾斜巷道时,须在永久支架与掘进工作面间架设临时支护。第条 平巷支护应由外向里进行。倾斜井巷倾角大于10度的巷道,每个支护段应由下向上进行。倾角超过20度时,每隔一段距离必须安设底梁,并全部嵌入底盘内。
第条 需要支护的井巷,掘进中途停止,支护必须紧跟工作面。第条第条 第条第条应遵守下列规定:第条规定胎间距米巷道砌前,若拆除原有支架,必须及时清理顶帮浮石,并采取临时护顶措施。第条 竖井砌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竖井的永久支架到掘进工作面之间,要安设临时井圈,井圈及背板要用楔子塞紧。永久支架与临时井圈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
(二)竖井井筒穿过表土层、松软岩层或流砂层时,临时井圈必须紧靠工作面,并要注意加固。圈后背板要严密,要及时砌。砌前,每班要有专人检查地表和圈后的表土、岩层、流砂的移动和流失情况,如发现危险预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进行处理;(三)竖井砌时,必须保持壁平整,接口严密。岩帮与井之间的空隙,要用碎石填满,并用砂浆灌实。如外有水,必须安设导管将水引出,砌完毕后,要进行封水。
第条 对各种支护的井巷,要定期检查。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作记录。
11、预防采场冒顶片帮作业指导方案
1、指导原则:
采场施工前必须掌握设计的各项技术参数,对破碎采场实行强采、强出、快充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顶板暴露时间。作业地点要相对集中,作业人员要相对分散,危险采场作业人员不超过3人。
2、凿岩爆破:
(1)金矿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凿岩爆破工,保证每个采场每班有一名光面控制爆破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凿岩爆破工作业。
(2)采幅较宽的采场落矿采用“拱形控顶、光面控柱”控制爆破技术,采幅较窄较缓的采场采用 “光面控顶”技术,并使上盘顶板与矿体形成“人字形”。
(3)根据矿石性质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最小低抗线为0.5-0.8米,排距为0.8-1.0米,孔距为0.8-1.0米,光面控制孔距为0.5-0.7米,采用间隔装药。
(4)严格采场控顶高度,机械化作业采场应控制在4.5米以下,人工出矿采场应控制在4米以下。
3、敲帮问顶、排险支护:
所有进入采场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敲帮问顶,作业前彻底排浮,禁止单人作业,破碎采场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业。
(1)有排险工的采场,排险支护工要选择工作责任心强、安全意识高、技术过硬的人员担任,没有排险工的采场,扒装工承担排险支护职能。
(2)排险时必须保证照明充足,一人监护、照明,一人排险,排险时必须选择好安全地点,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排险顺序按照先通道后边角,先外侧后内侧,先作业处后其他的原则,在排险过程中两名排险工要互相配合。
(3)需支护的地段必须当班进行支护,当班不能支护的要作好标记。稳固性岩体采用点固式锚杆,松散或节理发育的岩体采用管缝式锚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长度的锚杆组合,进行锚固。上盘主裂面、顶板“倒三角”、较大的险石采用锚杆和圆木联合支护。破碎地段锚杆支护网度1×1m2,稳固地段锚杆支护网度1×1.5m2,锚杆施工方位垂直于节理面,锚杆布置采用交错布置。
(4)施工锚杆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周围岩石变化情况,特别破碎的矿体及容易冒落的矿体,采用先撑木支护,后施工锚杆支护的方法。
(5)顶板特别破碎的地段,采用锚杆支护必须挂好钢筋网,采用撑木支护必须用木板连接,形成框架结构。
4、出矿作业:
(1)出矿过程中对顶板及边帮要随出矿随检查排浮,破碎地段要及时增加支护。
(2)采场内的设备停放、检修要选择合理位置,长时间检修时,顶板要增加防护措施。
(3)采场内危险区域及暂时不作业的地点必须及时封闭,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禁止堆放物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