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狗崇拜.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化 研究。
佤 族 的 狗 崇 拜
口赵 明生
摘 要:佤族有着丰厚的原始宗教文化。狗崇拜展示了佤族原始宗教文化的一个侧面,对
狗崇拜现象的分析可帮助人们更深入地 了解和认识佤族文化。
关 键 词:佤族;传统文化;狗崇拜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 (2OO4)01—0041—06
围的广大地区,甚至一度包括今临沧地区八
县全境。“永昌”出现于东汉时期,当时中央
王朝设置 “永昌郡”,为古哀牢地。哀牢地是
佤族盛行狗崇拜 ,崇狗文化源远流长。 因 “哀牢”人而得名的。省内学者一般认为,
佤族长期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茫茫 “哀牢”是佤族的先民。[3](陇) 《明史》卷314
原始森林之中,汉文献及其他民族文献记载
《云南土司传》: “顺宁府本蒲蛮地”。可以看
风毛麟角,十分阙如。尽管如此,通过爬梳
出,佤德语支民族历史上主要分布在今保山、
仍可看到佤族狗崇拜的零星资料。 德宏、临沧等地州境 内。唐樊绰 《蛮书》卷
逸《周书 ·王会解》: “(濮人)以短狗为 4载: “望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 “望”即
献”。[1](聊)
“佤”之音转, “望苴子蛮”即佤族的先民。
(明)景泰 《云南图经志》:“(蒲人战斗) 这一记载当符合历史事实。“濮人”长期以狗
杀犬分肉为令”。[2](p44)
为贡品,是因为他们器重狗,把狗作为崇拜
章太炎 《西南夷小记》: “明清职贡,永 物,能够驯养出最好的狗。佤族崇拜狗的历
昌、顺宁皆贡濮竹,而顺宁 (蒲人)专贡短 史,如从有文献记载的周朝算起,当有 2000
犬。与 王《会》百濮献短犬相契”。[1](P18)
多年了。
百濮、濮人、蒲人同音异写,其实是同
一 个人群共同体 ,他们是国内南亚语系孟高
棉语族佤德语支民族,即今天佤族 、布朗族
和德昂族等族共同的先民。 “永昌”指今保 从考古资料中,也可看出佤族的狗崇拜。
山、德宏两地州 ,“顺宁”指今凤庆县及其周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云南就有了发
收稿 日期:20O3—11—20
· 4l ·
民族艺术研究。
达的动物畜养业。距今约4000年的宾川白羊 现与研究当是云南沧源崖画。据科学测定、
村遗址中,有狗的遗骨。元谋大墩子出土狗 沧源崖画距今 3000多年,是佤族先 民的杰
骨的数量甚多,仅次于猪和牛。 鸭)有学者 作,在云南古代绘画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断言:“新石器时代的云南居民,最早大量饲 地位。汪宁生教授在其著作中称:“明确的狗
养的动物是猪和鸡,其次是狗、牛、羊、马。 形象见于第一地点5区,紧随在持督人之后,
云南各族人民今天的肉食和畜牧习惯,是长 当是一种猎犬”。[0](ets)言下之意,崖画应还
期形 成 的,具 有 4000年 以上 的历 史传 有 “似狗非狗”之图。笔者在此基础上经过
统。”[5](n)可以看出云南是最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