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析及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研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引子、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平台债务)的内涵与范围界定 一、回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成型的历史演进 二、到底有多少地方政府性债务(含平台债务)——争议仍在继续 三、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危机)即将到来 四、现阶段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评估的结论 五、当前国家对融资平台债务处理的政策手段 六、如何突破中央对地方债务的政策限制兼评《预算法》修正案中相关规定 七、如何灵活运用政策与法规开辟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含融资方式的比较)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涵与范围界定 地方政府性债务——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因公益性项目(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不能或不宜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项目,如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公共卫生、基础科研、义务教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形成的债务。其中,因直接借入、拖欠形成的债务为直接债务;因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为担保债务(不含政府虽然通过回购等信用支持担保,但已计入融资平台公司等债务人直接债务部分)。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第一类)的范围界定,如果我们按较大口径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可以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债务部分,包括一般公共服务部门(不含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其他职能部门的负债;二是担保负债部分,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与其他单位的借债担保。而按照审计署统计结果,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占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比例达46.38%,为主要部分,也是主要风险区,因此,清理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就自然成了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重中之重。 回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形成 一、问题的引起----政府债务风险不断积聚 2009年我单位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债务风险的报告,或中央领导批示,引起重视。(欧洲债务危机爆发) 我在2009年《中国经济周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许安拓认为,中央在对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件事情上不能“一刀切”,很多中西部地区的落后省市还需要融资平台。 2010年3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披露,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从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事实上,进入2010年,无论海外市场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忽然变得异常担心甚至恐慌,不少机构投资者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迅速增长,会带来银行信贷风险的迅速上升,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降低了地方政府的收入,进而会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偿还能力,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 回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形成 2011年8月25日下午,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北京谈到中国政府下一步财政工作安排时表示,中国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当天,谢旭人受中国国务院委托,向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谢旭人表示,中国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动态监控地方政府性债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继续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回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形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5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地方债务可能引发的债务危机(首次最高层关注) 一笔糊涂账让人感到担忧——国家是否失控? 通过全国信贷登记系统监测,人们发现,一些地方性融资平台的负债率达到94%,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0%,而国际上平均为80%~120%。2009年全年9.5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有40%流入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从2008年年初的1.7万亿元膨胀到2009年底的6万亿元左右,按照银监会的统计口径,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占一般贷款余额的20.4%.而在2010年一季度的银行新增贷款中,仍有40%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2010年地方政府债务达到14万亿,今年进入偿债期,偿债的比例将高达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30%左右。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陡增。 若仅仅将中央
显示全部